【大紀元6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三十日電)鑒於印刷電路板(PCB)屬於成熟期產業,維持高成長不易,國內的手機板大廠包括華通、燿華、欣興、佳總等紛紛開發新產品甚至跨足其他利基型產業,盼再創事業另一高峰。
華通去年HDI板出貨量達1億8800萬片,年成長約31% ,其中在手機板的全球市佔率已達19%,而在站穩HDI手機板龍頭後,華通也積極尋求接下來將有機會呈現高度成長的產品線。
華通考量筆記型電腦用板轉用HDI板趨勢已確立,今年將全力進軍筆記型電腦用板市場,除希望將市佔率自現在的個位數百分比向上提升外,華通在長期接單能力與客戶結構上的優越性高。
過去多年來,NB與桌上型PC多以傳統468 層印刷電路為基材,但近年來因應NB的高速與高效能特性,再加上最重要的是NB日益講究短小輕薄、易攜帶的特性,開始有國際OEM大廠,在高階NB中採用HDI板當做基材。
華通表示,在HDI的產能上已經在全球名列前茅,未來不急著擴產,而是尋求新的應用領域,除消費性產品外,也看中高階筆記型電腦轉換使用HDI板的趨勢,預料相關商機能在近2至3年內成型,同時預期近年內採用HDI板取代傳統PCB為基材的NB比例,至少可以提升到20%以上,相關印刷電路板商機很可觀。
外資圈預期,華通後續將與金像電、瀚宇博德在筆記型電腦用板中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並提升台資廠在全球的市佔率。
燿華為擴大市場版圖與產業佈局,已決定在宜蘭利澤工業區設立分公司,生產太陽能電池,燿華指出,由於金磚四國等新興國家經濟引擎正在啟動,能源需求日漸殷切,造成未來天然能源短少的缺口日益擴大,因此尋求替代能源相當重要。
燿華日前董事會決議正式跨足矽晶太陽能電池產業鏈,初期將投入新台幣9.45億元,購置機器設備及建築物,先以生產太陽能電池為目標,第1條生產線30MW(百萬瓦),預計明年6月完成安裝後,第三季開始試產,當年便可開始獲利。
燿華預估,2009年上半年時,年產能90MW將全面量產,預估可貢獻34億元營收。
燿華評估,2005年全球太陽光電的年產值約45億美元 (約新台幣1473億元),預估到2020年的年產值可達820億美元 (新台幣2.68兆元),每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0%,雖然以往以德國、日本市場為主,但近年美國及新興市場需求已蓬勃開展。
另外,EPIA也預估,太陽能全球市場需求量,將由2006年的1.58GW(1GW等於1000MW),逐年遞增至2011年7.56GW,每年至少維持33%以上的成長率。
欣興今年則積極提高高階產品比重,原已是全球晶片尺寸 (CSP)基板的重要供應商,並已跨入覆晶 (FlipChip)基板,初期鎖定非英特爾客戶,月產能700萬顆,目前出貨約300萬顆,仍處小幅虧損。
欣興為提升毛利率,也已跨入太陽能產業,與聯電投資的晶能今年改名聯相光電,資本額從2000萬元擴張到8億元,切入需要大量資金的薄膜式 (thin-film)太陽能電池市場,著眼於長期投資帶來的業外收益。
除太陽能產業外,欣興也佈局PCB與半導體能相接近的產業,主要是為未來5到7年的營運佈局。
佳總曾轉投資CD-R一度帶來虧損,在打掉損失並尋求轉型下,去年轉虧為盈,尤其發光二極體 (LED)散熱基板研發成功受到矚目,今年股東會引進億光取得一席董事。
LCD等產業近年廣泛使用冷陰極管 (CCFL)作為光源,帶動CCFL產業營運大幅成長,但CCFL具有環保疑慮,LED被視為可取代的產品,佳總LED用PCB在銅箔、散熱膠、鋁板的壓合製程有所突破,一旦取代CCFL,未來需求將相當大。
佳總表示,LED散熱基板訂單已逐漸發酵,從上半年單月出貨約100萬元,如今單月已達500萬到600萬元,下半年將再上層樓。
除LED散熱基板領域,佳總也在擴大兩岸產能,剛斥資3億元買下鄰近廠房,預計年底月產能從30萬平方呎,增加到近60萬平方呎,投資中國廣東省江門廠預計第三季末投產,月產能約15萬平方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