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二十九日電)第一屆台灣檳榔文化博覽會今天在高雄市登場,展現另類檳榔文化,配合博覽會興辦的檳榔產業學術研討會,也引發廣大檳榔族的普遍注意。
減重名醫劉伯恩在研討會發表檳榔與肥胖關係的一項臨床實驗,他說,他的患者戒掉檳榔半年後,七、八成的人有發胖現象,肥胖的程度平均約增加百分之十五至二十。
劉伯恩表示,在臨床的減重門診中,不少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男女比例約為四比一,因醫學研究證實,檳榔裡的黃樟素有礙身體健康,在不鼓勵的前提及站在醫師的立場,他會建議病患戒掉吃檳榔的習慣,但後續追蹤後發現,戒掉檳榔,反而會發胖,比例還高達七至八成,這個數據值得有關單位再進一步研究。
劉伯恩認為,檳榔含有類似辣椒素的成分,所以嚼檳榔時會發熱,比較不怕冷;檳榔裡的粗纖維,可促進腎上腺素,增進新陳代謝。戒掉吃檳榔後會發胖是否和這些成分有關,也許還可再做進一步研究。
除在體重上有明顯的變化外,劉伯恩也發現,戒掉檳榔後,有部分人還會有便秘、性功能障礙和嗜睡等現象,若要列出戒掉檳榔後的「現象排行榜」,體重增加高居榜首,其次依序就是便秘、性功能障礙、嗜睡。他認為,這些現象應該和檳榔成分有密切關係。
他又說,檳榔完全沒有好處嗎?古書上就有將檳榔拿來當藥材的記載,目前中藥材裡,檳榔也是一帖藥方,所以要說檳榔完全沒有好處,那也不盡然,重要的是,如何將不好的成份去除掉,再保留好的部份,並加以運用,這才是最重要議題。
劉伯恩指出,他日前曾做一個實驗,試著在高溫的狀況下,觀察檳榔成分的變化。實驗過程是將檳榔分別放在溫度攝氏兩百度C的烤箱裡,高溫烘烤十分鐘,以及直接放入米酒裡,高溫煮沸十分鐘,經實驗室化驗發現,檳榔經過高溫處裡後,並沒有發現黃樟素成份。
他表示,這個實驗結果可說明檳榔在某些溫度下,成分是可改變的,也許這正是未來還可再進一步研究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