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揭牌 擬延至9月底
【大紀元6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十三日電)台灣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已在年初公告成立,內政部營建署官員表示,位於高雄市都會公園的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原預計7月27日揭牌,但管理處辦公室的整修預算6月中旬才通過,工程需費時兩個半月,如需整修完畢再行揭牌,預估要到九月底以後才能揭牌。
台灣四面環海,相對其他國家,對海洋保育的腳步卻慢一些。先進國家預計到2010年劃分海洋保護區比例為20%,台灣到2006年目標僅為5%。
2000年東亞地區海洋保護會議,學界提出成立海洋國家公園以保護海洋的重要性,內政部在2004年1月9日研擬完成「東沙海洋國家公園可行性評估及劃設範圍」,同年經行政院核定原則同意設立。
去年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通過東沙海洋國家公園計畫案,總計畫年期為10年,經費為新台幣6億9千萬元。第一期將優先進行資源普查、生態調查和基礎建設環境影響分析及東沙島整體規劃等工作。
為凸顯所保育的東沙環礁生態系及地景特性,經建會建議將名稱修正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內政部在今年初正式公告成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面積約35萬多公頃。
營建署原規劃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在7月底可正式揭牌運作,不過,整修臨時辦公室的經費,約新台幣600多萬元,直到6月中經過立法院同意通過。
營建署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籌備小組主任吳祥堅表示,整修工程因需兩個半月,如果要等到辦公室整修完畢,可能要到九月底以後才能揭牌。
不過,吳祥堅認為,辦公室未整修完畢即揭牌,或整修完畢後再揭牌各有優缺點。目前則視內政部擇定哪一個時程。
另外,依據營建署規劃,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是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預計將綠島、北方三嶼(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等外島納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