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化石與貝殼DIY–土牛客家文化館 化石展體驗營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張軒哲/石岡報導

台灣土牛客家文化館與中縣石頭協會相結合,8日起舉辦20場「認識化石與貝殼DIY」活動,增進鄉內學童生態與藝術涵養。石岡國小附幼學童最先體驗,數十名娃兒忙著拼貼貝殼,模樣逗趣可愛,多名隨行家長直說活動豐富多元,完全免費,十分划算。

土牛客家文化館舉辦化石展,除了展示數百件化石,並有化石手工藝創意展示、化石盆景與迷你化石博物館,讓學童大開眼界。石頭協會會員郭文政身兼導覽與DIY講師,解說活潑生動,受到學童歡迎。不過由於拼貼難度較高,這群娃娃兵學童第一次用貝殼DIY創作青蛙王子與忍者龜,問題不少、不斷求援,讓文化館志工與教師們大歎分身乏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時報編譯陳泓達/路透紐約7日電〕除了為崇高的慈善活動募款外,前美國總統克林頓現在又多了一項新的餘興活動──為紐約時報設計字謎遊戲。紐時上週末刊出的線上字謎遊戲,便出自克林頓之手,內容包括雙關語、流行文化用語和文字遊戲等。本期字謎的主題是「老歌新唱」(Twistin’theOldies),以尼爾沙達卡(NeilSedaka)和卡莉賽門(CarlySimon)等戰後嬰兒潮世代老牌歌手的暢銷金曲穿插其間,希望引導讀者找出新的版本。
  • 好消息!吳釗燮大使將蒞臨巴城華府支盟的理監事及顧問聯席會議作專題演講,時間地點謹訂于五月十二日下午十二點半至二點十五分於代表處蓋城文化中心,901 Wind River Lane, Gaithersburg, MD 20878,舉行。
  • 由大紀元時報加拿大東部分社主辦的《解體黨文化 復興中華神傳文化》研討會將於五月十八日在多倫多大學舉行。屆時將有著名專欄作家章天亮先生,著名時事評論員橫河先生和自由撰稿人石濤先生作精彩演講並與聽眾互動。歡迎各界朋友光臨。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張巡帶兵軍紀嚴明,陳琳檄文文筆俊美。
  • 作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在過去三四千年間,其下游決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濫大改道共26次,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為此,歷朝歷代政府都要派官員治理黃河。有清一代,出了幾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為成功之一的當屬道光年間的河道總督栗毓美,清史稿是這樣評價他的:「實心實力,卓為當時河臣之冠,不獨磚工創法為可紀也。」
  • 歷史上的北伐戰爭,既有晉代祖逖中流擊楫的豪放意氣,也有蜀相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盡瘁,更少不了岳飛北上抗金、收拾舊山河的壯懷激烈。正因為這些千古流傳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賦予銳意進取、統一國家的意義。
  • 梁國邊亭的人暗中幫楚人灌瓜而使兩國友好,曾參耕耘誤斬瓜根而被父親杖打。
  • 漢武帝在位時,版圖遼闊,國力強大,對橫行於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採用漢高祖時代的和親政策,而是對匈奴發動一波波的大規模反擊。在對匈奴長達幾十年的征戰中,衛青、霍去病、李廣三人,是抗匈奴名將,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戰功最大者。
  • 康熙年間,大阿哥允禔曾掌管養心殿營造事務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進殿拜見,並與康熙皇帝閒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