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珮華/台北報導〕LED逐漸進入產業旺季,晶電(2448 )在訂單加溫下,4月營收可望達到8.5億元左右,合併元紳效益如倒吃甘蔗,億光(2393 )則因3月營收含海外出貨營收回沖數,基期較高,4月可能略有回檔,但億光認為,目前訂單能見度已經可以看到一個半月以上,不排除第三季挑戰八億元營收。
晶電3月營收已經站上八億元,被視為合併後營收里程碑,晶電副總張世賢表示,以5月接獲的藍光訂單數量來看,較第一季成長四成到五成。法人估計,晶電4月營收可望達到8.5億元,張世賢認為,達成機會相當高,光就訂單量來看,晶電營收將逐月加溫,第二季產能利用率可望達八成以上。
晶電表示,營收逐月向上的動力主要來自高階產品的出貨比重提升,以4月為例,目前產能利用率約75%至80%,但5月起,在高亮度產品的出貨增加之下,產能利用率可達到八成,法人估計第二季營收季成長應在五成左右。第三季為四元產品旺季,加上中國路燈晶粒訂單、高階側面投射代工訂單加入,第三季產能有機會滿載,營收高峰將出現在第三季。
晶電第一季稅後盈餘3.44億元,稀釋後每股稅後盈餘0.68元,法人估計,在產能利用率、毛利率提升下,每股將有機會挑戰一元。由於合併效益看好,晶電近期股價呈現反彈格局,波段漲幅達13%。
LED封裝龍頭億光,則在董座葉寅夫看好公司前景之下,股價也呈現回穩。億光副總劉邦言指出,4月營收尚未結算完畢,但因3月營收內含部份海外出貨回沖,比較起來,4月營收可能略遜於3月的7.3億元。以接單狀況來看,5月營收較4月成長的機會相當大。至於億光董事長葉寅夫喊出,第二季將出現營收高峰,劉邦言表示,第三季還會比第二季好,有機會出現單月八億元的業績。
此外,第二季LED上下游價格相對去年來得平穩,對於先前日亞化調降產品售價達五成的衝擊,億光與晶電均未觀察到價格受影響,劉邦言表示,預期第二季平均單價波動應在3%以內,上游的晶電也認為,1,200mcd(微燭光 )的產品早已降價,對於以1,400mcd以上產品出貨比重逐漸增加的晶電來說,影響相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