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連載: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家族史(132)
第十一章 正義無限
十一、醫院黑幕 (下)
方法三,真實的謊言。
當父親化療到第八個療程,漿細胞已經從最初的百分之六十下降到不足百分之三;到了第十個療程,漿細胞更降到百分之一左右。後來我們轉到B醫院後才知道,如果漿細胞降到百分之三以下,暫停化療而改用肌肉注射干擾素,就可以有效地減緩漿細胞上升,等漿細胞上升到百分之十以上再化療。這樣做,一是可以大大節約治療費用,二是可以使化療間隔大大延長,也就避免化療給病人帶來的痛苦,三是減少化療次數,防止產生抗藥性,也就可以延長患者壽命。然而,臧教授對干擾素的事情卻一字不提,只是一味要父親不斷化療。無論是做妻子的還是做兒女的,都盼著父親好,又不懂醫,所以人家臧教授讓化療就趕緊化療,一天也不敢懈怠。後來,當父親轉到B醫院之後,給父親看病的陳教授看了父親的病歷,搖著頭說:「唉,化療次數實在是太勤了,這對患者今後化療非常不利。」果然,當陳教授他們著手給父親化療時,發現已經有很多原本有效的化療藥物已經無效了。
在A醫院期間,我們發現:臧教授對我們病房中的很多人都隱瞞實情。父親第二、第三次化療時,住我父親鄰床的是一位退休工人,在家殺魚時不小心割破了手;當時沒有當回事,誰知卻引起了破傷風,治破傷風時又查出得了急性白血病。住院期間,老工人一直高燒昏迷著沒醒過來,無論用什麼方案就是沒法退燒。一般而言,急性白血病基本上治不好的,也活不了幾天,在這種情況下有點良心的醫生就應當建議:如果家庭條件不太寬余的話,最好意思一下停止治療算了。那一家子人很親的,摸不清醫院套路的老伴就央求臧教授用最好的藥。這真是正中臧教授下懷,人家正巴不得給你用好藥呢,那樣回扣大大地有。於是乎什麼貴藥都用了,短短四十天時間裏花掉了二十來萬,花掉了那家子最後一個子兒,沒錢也就停藥了,最後回家等死去了。那家屬臨走時質問臧教授:「為什麼從來沒跟我們講過他的病治不好?」臧教授回答倒也理直氣壯:「不是你們要我用最好的藥嗎?我盡力了,治不好我也沒辦法。」就這麼著,維持了老人家四十天沒醒過來的生命,用掉老兩口和子女的全部積蓄,這家子人恐怕連給老人家辦後事的錢都沒了。
當時還有一個農村來的患者,因為在鄉鎮企業當油漆工苯中毒而導致了白血病,現在鄉鎮企業已經垮了。那家人東拼西湊了四萬塊錢治病,因為缺乏和醫生打交道的經驗,跟臧教授談話時交了底牌,說自己只有這麼點錢,要是治不好就算了。臧教授聽了,就含含混混地說:這個病,四個療程「差不多」可以好,一個療程大概需要一萬。當時我母親坐在旁邊,聽了直納悶:不是說治白血病要很貴嗎?怎麼這次出了鬼,這麼點錢就可以治好?母親還直以為臧教授發了善心呢。後來那個患者化療了四個療程,花掉了恰好四萬塊錢。沒錢了以後,臧教授讓他「回家慢慢養」。不久以後,父親在化療時,聽病友說那個農民已經死了,留下幾萬塊錢的債務給他的親人背著。
臧教授看病時還喜歡看人下菜,那個農民四萬元的醫療費對見過大世面的臧教授來說,實在是小菜一碟。有一個電信局幹部,姓劉,得了跟我父親一樣的病。但電信局效益好,是實報實銷的公費醫療。臧教授一看,好哇,來了個冤大頭,於是每個療程都拚命加「好藥」,一次化療就花了他將近五萬塊錢。到了二○○二年三月我父親離開A醫院轉到B醫院時,姓劉的已經花掉了將近七十萬了。同樣的病,同樣的病房,費用差距卻這麼大。可見臧教授對我們這個小康人家,還算是下菜下得很準的。
方法四,多餘的檢查。
所有看過病的人都有體會:現在到醫院看病,醫生們首先會讓你做一個又一個檢查,動不動就是成百上千的全身CT、核磁共振。本來檢查作為診斷的依據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問題是,一些缺乏職業道德的醫院為了多賺錢,強迫醫生讓病人做很多完全不必要的檢查。有些檢查是不過是多花幾個錢而已,比如心電圖;有些檢查則是有害的,比如頻繁的X光透視。
自從我父親住進A醫院,各種檢查就成了家常便飯。反正我們患者和家屬也不懂那些檢查是必要的,那些是不必要的,人家讓查就查唄。但是至少有兩回他們讓父親做了完全不必要而且有害的檢查,一次是父親第二次化療期間,要父親做骨掃瞄,花了六百多塊。其實我父親這個病臧教授心裏很清楚,肯定是要侵蝕骨頭的,漿細胞控制住了,骨頭就好些;漿細胞升上去了,骨頭就被侵蝕。可臧教授還是要我父親去骨掃瞄,等到結果出來,父親問臧教授有什麼結果,臧教授說:「哦,更加確認了你是多發性骨髓瘤。」我父親一聽,心想:你沒確認我是多發性骨髓瘤給我化療幹什麼?於是心中有疑惑,就私下問了那個科的另外一個主治醫生李大夫。那個李大夫還算有點良心,看左右無人就偷偷對父親說:「這個檢查確實沒有必要,你這種早就確診了的病人,可以不做。」
還有一次是個實習學生,晚上十點多鐘突然送了張單子要我父親第二天去做個胸透。其實我父親在住院前、住院後,因為胸部疼痛,一再誤診而已經連續做了不下十次胸透了,幹嗎冷不丁的還要胸透?我父親覺得其中蹊蹺,堅決不去,那學生見狀失望地走了。我估麼著,那學生估計是打算瞭解瞭解骨髓瘤病人的胸部狀況,可惜我父親沒滿足他的好奇心。
方法五,迷人的賬單。
這世界上有很多未解之迷,而A醫院的賬單就是這未解之迷中的一個。每次從醫院拿來賬單,我和我母親都得像研究古埃及 象形文字一樣仔細揣摩、研究一番,但是往往還是一頭霧水。間或也有例外,比如前面我曾提到的八個實習生的手套費用問題,我們看出來了,與醫院交涉後醫院不得不沒好氣地退還了這些錢。然而還有很多我們無法弄明白的問題,比如明明沒有開空調卻要收空調費等,我們無法找到答案。不過有一條永恆不變的定律,那麼這些迷人的賬單無一例外是「錯誤地」多收了患者的錢,而不會「錯誤地」少收了患者的錢,假如你能發現問題的話。醫院的「錯誤」也是這麼可愛,永遠只是「毫不利人,專門利己」。假如我們的國有企業也會犯這種「美麗的錯誤」,那國有企業沒有一個會虧損的。當然,賬單上這些迷團所涉及的金額要遠遠小於前面幾個因素的金額,和它們比起來,迷人的賬單只算是「溫柔一刀」。
方法六,自費的試驗。
前面提到二○○○年國慶節我去北京找工作時,碰到了那個歸國不久的女醫生,她向我講述了一些醫院和醫生拿患者做人體試驗的事情。當時我父親只是剛剛開始拉肚子發燒,還在做一些常規的小治療,也就沒當成回事。當我們頻繁地開始與A醫院打交道之後,我才切身體會到那個女醫生所言不虛。
逐漸我們也看出來了,雖然臧教授據說是什麼全國有名的血液內科專家,但人家的主要精力根本不在給我們這樣的普通患者看病上。他一方面忙著發表論文,忙著研究新的治療手段,忙著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另一方面也忙著陞官——就在父親住院的一年裡,臧教授從血液內科副主任榮升為主任。雖說A醫院是全國都排得上號的大醫院,裡面專家教授濟濟一堂,但我們終於明白那些專家教授根本不是給我們這號普通老百姓看病的。父親的化療方案其實早就定了,無非是長春新鹼、瑪法蘭、阿黴素、表阿黴素幾種輪換著用,每次真正負點責的不過是走馬燈似地更換的管床醫生。
我父親由於這個病導致極度的骨質疏鬆,骨頭很脆,因此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動作都做不了。我們不懂醫,想像不到父親的骨頭脆弱到什麼程度。按理說做醫生的你得告訴我們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可是臧教授從來沒有主動說過一句。有一次我母親追著他問,他竟然頭也不回邊走邊說:「煩死了,煩死了!」由於我們始終沒能從這人口中問出來究竟該怎麼注意防護,結果雖然我們百般小心,還是出了意外。二○○二年新年,我父親因為蹲下去修電爐子,蹲的時間太久,竟然導致脊椎骨壓迫性骨折,長達半年時間裏我父親動彈不得,一動疼的嗷嗷直叫。脊椎骨折、心理煩躁導致漿細胞急劇升高,這次住院花掉了我們一萬七千塊。
看著父親那遭罪的樣子,再看看臧教授那副吃人不吐骨頭的嘴臉,我尋思著這個醫院不能住下去了,於是向單位求援。單位領導也非常熱心,找到了跟我們單位關係很好的B醫院的領導,讓父親轉到了B醫院。由於轉院時領導打過招呼,所以B醫院按「保命」原則來給父親治病,只用真正起治療效果的藥,不用那些五花八門的、無用的藥。也算我們運氣好,B醫院的主治大夫陳教授是一位非常敬業的人,醫囑非常細緻。而且他還給母親留了電話,每當父親在家出現不適的時候就可以及時找到他,由他指導母親該怎麼做。
其實這世界還是有好人的,至少B血液內科幾個大夫都還不錯。每次我父親去化療,他們都非常熱情,細緻地詢問病情,並且根據病情會診制訂方案。父親由於化療次數太多,對長春新鹼、阿黴素、表阿黴素等化療藥產生了抗藥性,幾位醫生專門開了一次會確定了一種「雞尾酒」療法,用後父親在二○○二年和二○○三年期間狀態還非常不錯。而且在他們的建議下,我父親化療將漿細胞控制下來以後就立刻改用干擾素,減少了不必要的檢查和輔助藥物,使得父親化療次數比第一年減少了一半,治療費則從二○○一年的十二萬元,降到二○○二、二○○三年的每年差不多四萬多元;加上幾年裡零零星星地買藥看病,這幾年為父親治病一共花去了二十四萬元。後來母親出於感激,每到逢年過節時都帶著好煙和錢去看望幾位醫生。陳教授把煙收下了,錢則堅決不要。他再三感謝母親來看他,說:「即使你不來,我也一定會盡心盡力,但錢我堅決不要。救死扶傷是我們的職責,要了人家患者的錢,我的人格就沒了。」
然而,父親在第一年裡經歷了過於頻繁的化療,不但很多原本有效的化療藥物已經失去了效果,而且父親的身體也元氣大傷。二○○三年的夏季出奇地漫長而炎熱,父親先後兩次感冒。由於在A醫院時臧教授給他濫用抗生素,一旦真正有了病,卻發現已經沒有什麼抗生素對父親有效了。因此,父親的每次感冒都延續了將近一個月,後來又轉為肺炎。此後,父親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雖然親人和醫生想盡了一切辦法,也沒有挽救住父親的生命。二○○四年清明節前夕,一生飽經風霜的父親離開了我們。當我含淚送走父親之後,我禁不住咬牙切齒地想起那個謀財害命的臧教授,如果不是他的玩忽職守,父親本來可以再與我們廝守一段時間的。(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