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毅燕美國舊金山南灣報導)「大嬸婆」、「小聰明」、「阿三哥」、「丁老師」,這些由著名台灣漫畫家劉興欽創作,在五、六十年代風靡台灣的「漫畫巨星」重出江湖;劉興欽經過3年時間,採用現代高科技數碼技術,把它們集合起來,搬上螢幕,製成數十集動畫卡通片═「大嬸婆與小聰明」。首批光盤在台灣已經售罄,現在它被配錄了國語、閩南語、客語(海陸、四縣)、英語等五種語言開始在美、加地區發行。
為此,此片美加總代理人曾鴻圖於5月25日,在舊金山南灣文教中心舉辦首次發行說明會;劉興欽的太太、大女兒劉蘭地、兒子劉海岳、及10歲的外孫女劉亨娜前來助陣;台北駐舊金山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廖偉平到場致詞。
劉亨娜說,阿公(劉興欽)所創作的漫畫人物中,她最喜歡的就是「大嬸婆」。她知道大嬸婆就是阿公母親的化身。她現場為來賓模仿了動畫片中台詞,她用基本標準的國語、有板有眼的唱到:「大嬸婆,鄉巴佬,土裡土氣心地好,見義勇為不服老,最怕肚子餓了受不了……」
在「大嬸婆與小聰明」的故事是發生在「快樂村」,此村位於台灣山林間的一個迷人村莊;人物包括:見義勇為、幽默風趣的「大嬸婆」,具有研究精神、長大要當科學家的「小聰明」,愛美又想當新聞主播的小女生「貞貞」,有個樂觀卻永遠吃不飽的「小三子」,還加上一個憨厚木訥的鄉土發明家「阿三哥」;他們共同編織出一個個有趣的故事。片中還可看到舊金山著名的金門大橋、藝術宮、及內灣的小學、吊橋、由羅溪、火車站和內灣戲院等。曾鴻圖說,這些都是實景,在卡通影片中用實景是相當罕見的。
劉興欽漫畫受歡迎是因夠「土」
曾鴻圖表示,近代的連環漫畫多為展示暴力、怪氣、變異的東西;很多小朋友癡迷漫畫,並由此產生很多社會問題。53年前,剛剛從師範學校畢業,擔任中學教師的劉興欽見此,決定要用漫畫告訴小朋友不要看漫畫,於是開始了漫畫創作,結果他的首本「大嬸婆」連環漫畫冊一炮走紅,成為當時台灣最暢銷的漫畫系列,劉興欽本人也從此成為了漫畫大師。
曾鴻圖指出,劉興欽的漫畫能風扉台灣,就是它夠「土」;以其「純樸」、幽默風趣的手法,傳遞道德、和科學,教育小朋友。
曾鴻圖說,劉興欽創作的《大嬸婆與阿三哥》系列漫畫,在台灣家喻戶曉;漫畫中的人物,尤其如「大嬸婆」,她是一個純樸、見義勇為、擇善固執、而又幽默風趣的人物。「相信看大嬸婆長大的孩子不會變壞。」
廖偉平說,記得小時上課的時候,有時無聊就會拿起筆來畫漫畫。他稱讚劉興欽通過漫畫和動畫,傳達一些傳統觀念,對啟發小朋友對傳統的思考、對語文的傳承、對科研的發展都有好處。
前來捧場的嘉賓並有台北駐舊金山經文辦科技組組長楊啟航、美國北加州台灣文化節主委、僑務委員高玉麗、美國聖荷西大學藝術及設計學院資深教授高木森、美國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會長魏德珍、北加州台灣行銷協會會長鄧瓊如等。
加州聖荷西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資深教授高木春對劉興欽的藝術與科技的創意予以高度讚揚。他說,藝術與生活同行是未來人類文明的指標,把生活帶入藝術,再由藝術創領生活,最有效的途徑便是動畫和設計,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創意。
劉興欽的不斷創新「源」自小朋友
曾鴻圖繼續介紹,劉興欽成為漫畫大師,到成為發明家都是「源」自小朋友。37年前,劉興欽的一名小讀者質疑他所畫的機器人故事是吹牛,還對他說:「做一個給我看看,我才相信。」為了做給那小男孩看,劉興欽成功做出「機器人助讀機」,並獲得台灣與美國專利。之後劉興欽不斷創新,至今已擁有 138項專利發明,成為國際知名的發明大師。
3年前,已經70多歲的劉興欽決定回去台灣製作卡通動畫片還是「源」自小朋友。曾鴻圖說,當時劉興欽對他7歲的外孫女說,阿公畫的機器人漫畫很受歡迎。外孫女回答到:「阿公畫的是哆啦A夢(日本出名的卡通動畫機器人═叮噹),對不對?」劉興欽聽後很不服氣,就回去台灣開始了「大嬸婆與小聰明」這部科學教育卡通的製作。
曾鴻圖表示,這個劃時代的台灣卡通由「和利得多媒體」製作,美國、加拿大地區由 A&T Advertising 總代理,詳情請電子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或上網: www.thewonderfulart.com。
曾鴻圖並表示,一年前,劉興欽大師為了科學教育的發展,特促成設 立「大嬸婆與小聰明創意學校(簡稱大嬸婆學校)」。
曾鴻圖說,「大嬸婆與小聰明」50個單元的卡通包含不同的啟發和教育意義,例如科學、星象、保育、生態、創意、發明、人際關係和生活教育的啟發。這些虛擬或真實,科幻或發明的故事都是在探討人類的心靈的內涵,希望小朋友們學習「大嬸婆與小聰明」的科學精神,激勵小朋友們學習的熱情,以及培養孩子們有健全的身心。基於這些理念,劉興欽大師為了科學教育的發展,特在矽谷促成設 立「大嬸婆創意學校」強調科學、藝術與教育的創意精神,今天正式成立並開始招生。(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