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nba赔率官网-nba赔率开户-nba赔率注册

玩泥巴‧鑽草堆的小孩

方華
【字號】    
   標籤: tags:

台灣有句諺語「蠟薩吃,蠟薩肥」,意思是說孩子隨便養隨便活啦!以前農業時代,孩子生的多,父母忙於農事無法照顧,一般都是大的帶小的,在野地裡鑽來鑽去,直到吃飯時間,才由父母吆喝回去。

現在的孩子很尊貴,一來生活品質改善,二來父母生得少。給孩子穿最好、吃最好的,連玩具都買最流行的。可是還是常常聽見孩子在喊「好無聊」喔!只要一到腸病毒和感冒流行的季節,經過街上小兒科診所時,不難看見一堆的父母,拉著流鼻涕的孩子,在裡面排隊等候,這表示孩子的抵抗力不足。

物質生活環境的改善,對某些孩子來說,並沒有相對的提升抵抗力。究其因,父母過度的細心呵護,卻乏和自然環境的互動,讓孩子反而失去了該有的抵抗能力。

婷婷還是十一個月大的嬰兒時,便跟隨著父母在田裡忙。媽媽在地面上鋪上一塊墊子,將婷婷放在上面,剛學會坐的婷婷,自顧的玩了起來。媽媽邊忙著工作邊瞄著婷婷,到也相安無事。有一天,媽媽發覺,婷婷把玩著由田裡挖出來的石塊,,媽媽也沒有想太多,只是納悶四周的石塊裹滿了土,只有婷婷手上那塊特別得乾淨?直到有一天…婷婷突然吐出一堆的稀泥,媽媽才恍然大悟,原來乾淨的石塊,是婷婷舔食後的傑作,感謝老天,吐完後,婷婷竟然沒事。

隨著父母打造的休閒農場的完成,婷婷也逐漸的長大,農場變成了婷婷的遊戲場。空中的飛來飛去的昆蟲和鳥兒,夜晚的星星,都是婷婷的玩伴。婷婷常光著腳ㄚ,在佈滿水生植物的池塘邊鑽來跑去,玩累了就坐下來盪秋千,騎腳踏車。難道不用擔心婷婷會掉入水池中?媽媽說,因為水池的水很淺,於是放心的讓婷婷自在的玩耍,婷婷的平衡感很好,幾乎沒有跌進水裡過。

星期假日農場的遊客增多,不到五歲的婷婷,便成了招待的小幫手。她會偏著頭,帶著尚是稚嫩的童聲的問:「請問你要點什麼著餐?」然後連蹦帶跳的回去告訴媽媽。稍後,很用心的捧著略為歪斜的拖盤,將茶點小心翼翼的送到客人的面前。當然媽媽會挑最輕的、沒有危險顧慮的。

來這兒的客人大都喜愛自然和清靜,個性也較隨和。婷婷常和這兒的客人玩成一片,從老的到小的她都能快樂的與人交談,如果有年紀相彿的小朋友,更是樂翻了天,從鑽草叢、挖泥巴、築水塘,婷婷會拿出她的遊戲絕活招待嘉賓。父母可以很輕鬆的坐下來喝茶、聊天看風景。孩子和婷婷玩得可熱哩!沒有時間來煩父母。『無聊』對婷婷來說,似乎很遙遠。媽媽說婷婷很能調整自己,沒人玩就跟自己玩,沒有小孩就跟大人玩,連跟老阿嬤阿公都能侃侃而談。

農場的生活,讓婷婷變得樂觀開朗,樂於和別人分享。農場釋放出來的芬多精,也讓婷婷變得更健康。媽媽說婷婷幾乎很少生病,正符合了台灣那句諺語「蠟薩吃,蠟薩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國小剛開學,就是小兒的七歲生日,為了給他一個surprise,我和媽媽保密到家,一點都沒有透露過生日的口風,其實我們早已經想好要為他過一個與以往不一樣的生日,那就是在班裡給他開個慶生會,只要是八、九、十月生日的小朋友都是小壽星,大家同喜同樂,讓剛開學的小夥伴們都沾沾歡樂的氣氛,那一定會是個別開生面,讓小朋友很high很special的開學日。
  • 天母的居住環境已經是台北市屬一屬二的了。貪圖便利的我,特地為了孩子搬到這裡。但是一年多的來,我們好像適應不良,不但孩子的笑容越來越少, 心情似乎也振奮不起來。
  • 我們真的能夠將人與動物做等同看待與對待嗎? 這讓我想起女兒剛入小學時一年級的第一週就遇到一場有趣又刺激的科學論戰:
  • 莉俐雖然已經升小四了,可是每早上學,便哭哭啼啼的和媽媽拗個不停,不願上學。頗有個性的她,媽媽總要費一番心思溝通,才願意進學校。上課臉也繃的緊緊的,不太願意與人交談。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可愛故事,培養孩子同理心、學會管理情緒 增進情感表達、提升人際關係能力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故事,讓孩子理解自己吃醋的情緒反應,並且詳細解說如何自我調節、加強情緒管理。書中同時詳細運用情境故事,解說各種情緒成因、情緒反應,以及如何因應情緒困擾。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故事,讓孩子理解自己悲傷情緒反應,並詳細解說如何自我調節、加強情緒管理。
  • 這是露絲‧索卡普(Ruth Soukup)和她的丈夫查克‧索卡普(Chuck Soukup)和他們的孩子們從小就一起玩的遊戲。它被稱為「高潮,低谷,有趣的事」(High, Low and Interesting)。這個簡單的想法非常有效,它可以讓孩子(尤其是青少年)敞開心扉與父母交流。
  • 為何小孩曾經那麼乖巧可愛,長成青少年卻完全變個人?愛唱反調、愛理不理,甚至突然一句話就暴怒!完全不知該怎麼相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