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陰陽在醫學中的應用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一)陰陽與人體解剖部位的關係 :根據上述之外為陽、內為陰;上為陽,下為陰;背為陽,腹為陰的規律,則人之皮毛在外為陽,臟腑在內為陰;頭在上為陽,足在下為陰。

  (二)陰陽與人體生理的關係 :人體的健康與否,決定於陰陽的是否調和,如《內經》所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人體攝取飲食後,經過脾、胃的腐熟運化,將營養物質運送至全身各處,使肉體增長強壯、使生命活動力旺盛。食物消化後有形的廢料,由前後二陰排出。人體之陰陽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況下,人體就健康。

   (三)陰陽與人體病理的關係 :人體陰陽失去平衡後,就會表現出各種症狀來,古人對症狀的分類,也是用陰陽來代表和說明的。陽證,一般表現的症狀是:發熱、口渴、脈數(快)等,這類症狀,古人又稱為熱(即陽)證。陰證,一般表現的症狀是:不發熱,口不渴、手足冷、脈遲(慢)等,這類症狀,古人又稱為寒 (即陰)證。這就是《內經》所說的:「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另陰陽偏衰,是指陰或陽低於正常水準的失調,其一方低於正常水準,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準,或雙方都不同程度的低於正常水準,故出現虛證。陰不足,陽正常則陰虛生內熱;陽不足,陰正常則陽虛生外寒;陰陽雙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則虛寒、虛熱並見或陰陽兩虛。這就是「內經」所說的「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外寒」、「陰陽兩虛」證。

  (四)陰陽在診斷上的應用 :陰陽是診斷的總綱。疾病雖然很多,但其屬性不外陰陽兩類,如從疾病發展部位來看,不在表(陽),就在裏(陰)。從疾病性質來看:熱證(陽),寒證(陰),從疾病發展趨勢來自看:實證(陽)虛證(陰)。總之,陰陽可以概括疾病的屬性。

   (五)陰陽在治療上的應用 :中藥種類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陰陽兩類,從藥性來看:寒、熱、溫、涼、溫熱屬陽,寒涼屬陰。從治療上總原則是「調整陰陽,以平為期」,這就是治療的基本出發點。針對陰陽盛衰,採取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使陰陽偏盛偏衰的異常現象得到糾正,恢復其相對平衡狀態。中醫常用「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實者瀉之,虛者補之」的治療原則,促使失調的陰陽重新恢復到相對的平衡。

臨床上借藥性之偏,來糾正人體陰陽之偏,使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臨床具體用法:①陽虛和陰勝則寒,治法:寒者熱之(用熱藥);②陰虛和陽勝則熱,治法:熱者寒之(用寒藥);③正氣不足,治法:虛者補之;④邪氣偏勝,治法:實者瀉之;⑤陰不足、陽偏亢,治法:滋陰潛陽;⑥陰陽兩者均不足,治法:滋陰助陽(陰陽雙補)。

文章來源:一康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