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开奖号码- 线上博彩全攻略

佛家故事:慧遠

木木
font print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釋慧遠,本姓賈氏,雁門樓煩人。小時候就喜好書。十三歲時跟隨舅舅令狐氏遊學許昌、洛陽。他博學六經,尤善老莊之學。對於其學識,沒有人不敬服的。二十一歲時,慧遠欲渡江東與范宣子共同隱居。不巧的是,正值石虎死,中原大亂,通往南方的路被阻塞了。他只好耐心等待。後來他聽說高僧釋道安在太行恆山立寺,以弘揚佛法聞名,遂前往聽法。聽法後,豁然而悟,便與弟弟慧持出家受戒。
慧遠出家後,勤加修煉。道安稱讚說:「要使大道在東土流傳,就全靠慧遠了。」

因為戰亂,慧遠跟隨師父道安不斷遷徙。後來他們來到了襄陽,在此講經說法十五年。此後,慧遠與弟子數十人南往荊州,住在上明寺。不久,又決定前往羅浮山。途經廬山時,慧遠被其清淨所吸引,決定在此停留。他們開始住在龍泉精舍,此處離水源比較遠。慧遠就用錫杖叩地:「如果這個地方能容我們棲身,當使枯竭的土壤中冒出泉水。」話音剛落,水便湧了出來,形成了一條小溪。因此精舍被稱為龍泉寺。不久,潯陽一帶大旱,很長時間沒有下雨。慧遠就來到水池邊,閉眼誦讀《海龍王經》。一會兒,有巨龍從水中躍到空中,隨即下起了大雨。

陶侃鎮守廣州時,有漁人在海中見到神光,乃是阿育王像。陶侃即接回送到武昌寒溪寺。寒溪寺主持僧珍曾經去夏口,夜裡夢見寺中起火,只有安置阿育王像的屋子獨有龍神圍繞。僧珍覺醒後飛馳還寺,果然寺已經被毀,只有放置阿育王像的屋子留存。後來陶侃調任,因為像有威靈,便派人來迎接。數十人剛剛把像放在船上,船就沉沒了。在慧遠創建東林寺後,他虔誠禱告,阿育王像飄然而至。

慧遠在廬山修煉三十餘年,弘揚佛法,影不出山,跡不入俗。他被視為佛教淨土宗的初祖。

晉義熙十二年八月初,慧遠圓寂,終年八十三歲。

(《神僧傳》卷二)

──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高僧傳》卷三記載,求那跋摩是剎利種姓,世代在罽賓國為王。父僧伽阿難,拋棄王位,隱居山林。求那跋摩十四歲時見解即已超凡,而且崇德務善,懂得仁愛。
  • 於是耆域對著樹念起了咒語,不一會兒枯枝變綠、發芽、生葉、開花。其神通讓人驚異。
  • 杯渡,不知其俗家姓名。他常常乘著木杯渡水,人們因此以之為奇。在冀州時,杯渡寄宿在一處人家。其家有一尊金像,乃是杯渡三年前寄放在其鄰居家後被其騙取的,杯渡遂將其取走離去。主人覺察騎馬追趕,但無論怎樣加鞭,都趕不上在前邊緩緩而行的杯渡。
  • 康法朗,中山人。少時就出家修行,守持戒律。曾經在閱讀經書時見有雙樹鹿苑之處,不由的感歎說:「我已經趕不上聖人,但怎麼能不親眼看一看聖人所居之處呢。」於是發誓前往迦夷仰瞻佛祖遺跡。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