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2日訊】一個人有幾個年齡?答案是三個!一個是身份證寫的年齡,一個是我們的心理年齡,另外就是我們身體的年齡。
如何了解自己心臟的年齡呢?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提供了一個「心力評量表」來估算十年內得到缺血性心臟病的機率,做為心臟年齡的參考。
這個「心力評量表」簡單的說,就是「三測三問」,測膽固醇、測高密度膽固醇值及測量血壓,問有沒有吸菸、問有沒有糖尿病、還有問自己的實際年齡多少,把六項測到相對應的分數相加,再對照表格就可估算未來的十年得到缺血性心臟病的機率。
運動對保持心臟健康極其重要。研究顯示,每周跑步1小時或更長時間可使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42%;每天快走30分鐘可使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18%,並可使患中風的風險降低11%。步行上班是實現這一運動量的有效方法。
許多人到了中年,冒出了鮪魚肚,健康檢查時發現血糖、血脂肪和血壓都高了起來,就是所謂的「代謝症候群」,是現代人頭號大敵。根據美國的研究,常運動、體能好的人,代謝症候群的機會可以降低七成。
當我們知道運動的好處,就要從今天起天天運動,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