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26歲的排灣族姑娘祖祖樂.得馬拉拉得,出生在單親家庭,母親為工作不能天天回家,她從小學起便自己照顧自己,一路從高中、大學唸到研究所,成為屏東縣三地門鄉青山村有史以來第一位碩士,更考上公費留學,村民擔心這位「部落之光」為多存生活費,耽誤出國期限,奔相走告想為她籌錢,都被她以「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為由婉拒。
祖祖樂是三地門鄉青山村第一位碩士,村內小學生都把她當成偶像。(記者羅欣貞攝 )青山村民曾白紅(右 )是村裡第一位大學生,她和祖祖樂惺惺相惜。祖祖樂(左 )最喜歡用回收的報紙當草稿紙,邊寫邊背英文單字,常將祕訣與青山國小老師分享。(記者羅欣貞攝 )祖祖樂回母校青山國小代課,鼓勵學妹們透過閱讀,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記者羅欣貞攝 )
青山部落首位碩士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26歲的排灣族姑娘祖祖樂.得馬拉拉得,出生在單親家庭,母親為工作不能天天回家,她從小學起便自己照顧自己,一路從高中、大學唸到研究所,成為屏東縣三地門鄉青山村有史以來第一位碩士,更考上公費留學,村民擔心這位「部落之光」為多存生活費,耽誤出國期限,奔相走告想為她籌錢,都被她以「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為由婉拒。
出生在頭目家族的祖祖樂,才剛滿月,父母便離異,從此與母親相依為命,血液中的貴族尊嚴,時時提醒她「族人都在看我的表現」,就讀青山國小期間,她的課業表現總比同學優秀,高年級時,母親為爭取較高薪資擔任看護,二、三天才能回家一次,放學後她總是獨自一人在家,洗衣、寫功課、煮晚餐、上床睡覺,「祖祖樂總是努力把自己照顧好,不讓母親操心,小學還是全校第一名畢業」。目前任教於青山國小的村民曾白紅、藍琳回憶。
排灣女孩文武雙全
「我很感謝母親,該給我的她都給了!」祖祖樂說,母親是很傳統的排灣族婦女,雖僅國小學歷,但勤奮工作,心疼孩子的一切,記得她國中時離開部落到屏東市唸書,剛上學就被平地同學笑是「黑面蔡」、「小黑人」,她回部落哭訴,母親也跟著流淚,還安慰她「沒關係,轉回鄉下,然後考護校,畢業就可嫁人了」!
當時祖祖樂心想,如果因為長得比較黑就要轉學,「那就太遜了」!於是她定下心適應環境,每遇老師或學生以「妳是山地籍的同學喔」!來區隔時,她便告訴自己「那是他們的問題,不是我做錯什麼」!但課業壓力接踵而至,在搞不懂英文字母的情況下,英語成績一路「爛」到三年級,2、30分是家常便飯。
母親憂心地問「要不要補習」?她想絕不能再增加母親的負擔,還好三年級換了英文老師,常把「學好英文其實不需要很聰明的腦袋」掛在嘴上,她受到激勵,開始天天捧著英文課本讀,回收報紙練寫單字,分數漸漸有起色,從2、30分進步到及格,再飆到90幾分。
祖祖樂不但能文,也是柔道、摔角選手,小學到國中參加校隊,征戰縣級、全國級比賽,拿下過金牌,升上高中後開始住校生活,母親也找到第二春。之後祖祖樂進入東海大學中文系,努力爭取獎學金,課餘還到全台各部落當課輔志工,寒暑假時,曾白天採花生賺錢,晚上教小朋友功課,台灣主要的原住民部落,她幾乎跑遍。
自習考取公費留考
祖祖樂在南部國立大學就讀台灣文化研究所期間,參加公費留學考試,只靠自習就順利錄取,94年她自研究所畢業,成為青山村第一個碩士,也是首位有機會出國進修的子弟,村民視她為「原住民之光」。
拒募款堅持靠自己
最近村民發現祖祖樂還沒有出國,擔心她為了多存生活費,誤了今年底的出國期限,母校教導主任伍麗華、老師曾白紅、藍琳等人一度要幫她募款,但祖祖樂堅持靠自己,原訂到留學生打工限制較嚴的加拿大,也決定改到打工條件較鬆的新西蘭,目前正準備考當地學校採用的英語能力檢定(IELTS )。她說,新一代原住民青年是有使命感的,原住民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社會真正的尊重與包容,學成後她一定會回來,為原住民做事情,至少努力到「原住民學生不必再靠加分」的那一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