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迷中

王金丁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尖銳的鈸聲中,金色閃電劃過天幕,霎時一個白面書生型的布袋戲偶從天而降,在台前被偶師接住了,頭頂黃色綸巾正待飄落,耳邊只聞勁風疾至,一團黑影已迎面奔來,白面書生心裡暗叫不妙,後台硬鼓聲急如大豆落玉盤幾古幾古敲起時,書生一記「日月騰空」身體倏然躍起,緊接著一個扁魚翻身,腳下勁道已穿透黑影,「哎呀!」一聲,黑衣惡煞已飄落地上,正躬腰叫痛,書生一陣風趕到:「惡賊休逃!看我來收拾你。」

黑衣惡煞忍痛縱身拔起,一躍有數丈高,書生不肯放過也彈起直追,此時後台布景急速轉動,偶師把掌中兩個布偶懸在上空,看似一上一下追逐著往天上奔騰,台下觀眾掌聲連翻響起。

書生心裡防著黑衣惡煞使詐,一面口中叫道:「惡賊快快放下屠刀,從此改過自新,老夫可免你一死。」黑衣惡煞適才暗挨了一記腳勁,已心生怨氣,恨恨啐道:「老傢伙不必多言,拿命來!」

眼見一支毒鏢射向天庭蓋,書生已早有防備,甩動一片綸巾,飛鏢已無聲墜落。「惡賊不要執迷不悟,休要再殺人越貨,近日已荼毒漢水前後數個村落,百姓驚慌逃難,流離失所,你積孽造業,將死無葬身,天理不容。」

「老傢伙專門擋我好事,快快閃開,我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大爺吃香喝辣干卿底事。」後台轉動的大片布景緩了下來,遠山近樹隱約呈現,黑衣惡煞收住腳勁等待白面書生飛升上來的剎那,掌心五支毒鏢驟然齊發,書生見五道白光刁鑽飛來,念未起手中從後背抽出的除魔劍已揚向空中,只聞鏗鏗幾聲毒鏢已飄向無盡蒼穹。

書生見黑衣惡煞數度點醒不悟,心中已不抱希望,只有除魔救眾生一途。一念已定,收劍入鞘,轉身雙眼凝視對方,雙掌掄起大手印時,忽然遠山飄渺處傳來一道雄渾悽涼的曲調,正待查找那來的聲音時,後台嗩吶聲高高拔起,偶師接著以北管聲腔吟出「生生世世未覺曉」一句,長長的尾音像一股清泉直灌腦際,悲鳴中又帶著慈悲,書生一時心軟把掌勁緩降下來,心裡算計:廢了武功,留他一命。

那知說時遲那時快,但覺背後靈台穴一股陰風疾馳而至,才知覺黑衣惡煞已竄伏後背,還好掌中勁道尚未完全舒解,先借勁彈起躲過第一道陰風,心想這惡賊不思悔改已至窮途末路。這時蒼穹中又傳來一串歌詩,像雷鳴轟然而至:「善惡報應悟不了」,此時書生心思已定,雙目微閉,再次掄起大手印,黑衣惡煞也不甘示弱,雙掌擊出一陣陣陰風夾帶無數毒鏢射出,書生手印一波波像千手觀音:「大膽妖孽,休怪老夫無情。」聲音剛落,陰風吊轉毒鏢,支支射入黑衣惡煞體內,只聽「啊!」的一聲,後台鑼鼓眾聲齊鳴,黑衣惡煞已直挺挺躺在地上,聲樂戛然而止。偶師拿著一撮黑色布條在他身上揚颺了幾下,屍身就被拉了下去,而白面書生已不見蹤影,大地又恢復平靜。

後台,黑衣惡煞與白面書生一起被掛在一排布偶間,頭腳朝下,書生晃著腿正待闔眼養神,身旁的黑衣惡煞卻歪過腦袋,一臉惋惜的望著他說:「我說白面老哥,這次我又錯過了機緣,每次你在戲裡可都沒重重的點醒我。」

「這次我已經給了你重錘,是你自己不悟,下次悟著點吧。」說罷逕自睡去。

黑衣惡煞垂著頭:「還有下一次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嗩吶一聲長長的悽號,從遠古劃過曠野,像位高風亮節的勇士獨立山頭,頓時雲淡風清……
  • 2007年台灣燈會從3月4日開燈的一刻,佔地35公頃的會場上千燈齊亮,一片浩瀚燈海,照亮了嘉南平原的天空,燈會將一直延續到11日閉幕。
  • (大紀元記者王金丁報導)新唐人亞太電視台藝術總監萬裕民今年在美國紐約最大劇場觀賞了《神韻藝術團》的表演後,二零零七年三月二十八日應台灣國立新港藝術高中的邀請,為學生們講解中國舞時,驚嘆的說:「那麼大的劇場,居然座無虛席,第一齣演的是《創世》,演員服裝華麗,舞台美的像風景,演員的肢體與音樂、天幕連成一氣,整體搭配的簡直嚴絲合縫,我還聽到旁邊的西方人落淚的聲音,當時,我覺的觀眾的精神層次都跟著提升了。難怪《神韻藝術團》創造了百老匯史上,第一次由東方藝術團體登上西方歌舞劇殿堂的記錄。」
  • (大紀元記者王金丁報導)二零零七年四月八日下午,台灣副總統呂秀蓮在與嘉義地區媒體的聯誼會上,呼籲民眾不要輕易到中國大陸接受器官移植,呂秀蓮表示:「那些器官都是硬生生的從活人身上剝下來的」。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