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体育投注平台-福彩开奖结果-3A 娱乐 城

良心尺

文/唐仙  圖/唐風
【字號】    
   標籤: tags:

朋友跟我說這樣一件事:他有一位同事在公司上班時,笑嘻嘻的從鐵櫃中拿出一個小塑膠盒,裏面裝了許多零錢(供大家買光碟各自放錢),裡面裝了許多零錢,然後他對在場的人說,他某天因為身上沒帶錢,中午想買東西,就先從那個零錢盒中拿錢去用,後來他也把錢補回去了;言下之意似乎想表達自己有借有還的清白崇高的人格。

朋友說當時覺得同事這樣很怪,後來他跟另外一位同事談及此事時,那位同事則說該怪那位放零錢在那小塑膠盒中的同事;朋友覺得這位同事這樣的說法更怪,問我有什麼看法。

我們常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今人若有古人的誠和善或許社會風氣也就不一樣了。首先談那位拿錢的人,他有跟放錢的人問看看可不可以借他嗎?而且也要對方有同意才可以呀!古云「不告而取謂之偷」何況那是公款,這樣也算是挪用公款。這種公私不分的人肯定不適合當總務。雖然是小錢也是對人心的考驗呀!古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區區小錢就可以檢視一個人的清廉程度,那這個人的道德方面就不太合標準。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趕路人走到半途,因為累了就暫時坐在樹下休息,無意間發現樹下有一包裹,打開一看裡面都是錢,心想丟錢的人肯定心裡很著急,於是就在樹下等。過不久,看到有一個人匆匆而來,滿頭大汗、四處張望,似在尋找什麼。他就問他怎麼回事?那個人說因為家中有事急需用錢,遂借錢解燃眉之急,但是因為不小心把錢弄丟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撿到錢的人就問他,一共是多少錢?是用什麼裝的等?當確認是失主時,就將包裹交給他,那個人一看到失物復得、欣喜若狂、熱淚盈眶。不斷的致謝,也想拿錢給對方。可是撿到錢的人執意不要,只說錢本來就不是他的,如果他真的想要錢,早就拿錢走人了,又何必留下來等他呢?並勸他趕快回家。

是的。錢是人人都需要的交易工具。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然而現代人的道德標準越來越低落。「笑貧不笑娼」的錯誤觀念,導致人人為了求財想不勞而獲,致使社會動亂不安,其實是因為衡量心性的標準低了,如果人人都能用高標準來自我要求,相信道德一定得以回昇,就不會反而怪那位放錢的人,說他放錢引誘他人起不好的慾望,這就像是去偷有錢人家財物的小偷辯解說,誰叫那位富翁家裡放錢,所以害我想去偷而犯罪的歪理!

  古時候的人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在現代人的思想中大概會認為是天方夜譚,其實只要人人能管好自己的一絲一念,時時事事都用正確的倫理道德去想去做的話,相信未來的社會一定是真正美好的。

聽完我的話,朋友說他終於知道為什麼他會覺得怪,因為他的心中藏有一把衡量是非的良心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看了《(看中國報道)揭露運城假滲灌工程獲罪高勤榮出獄不言悔以後》,我被高勤榮先生的為伸張正義行為深深感動,高勤榮先生可以是一部分有正義感中國人的代表。這部分人由於內心的正義感,當在社會上看到了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時候,憑著良心揭露人世間的種種醜惡,希望社會是正義的,壞人一定會得到法律的制裁。但結果是:
  •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吃個香蕉、喝杯花茶,有沒有想過種香蕉的農婦、採茶葉的少女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從今年一月份開始,英國四大超市之一森百瑞(Sainsbury)開始給香蕉「轉型」:到今年7月,他們出售的香蕉將百分之百貼上「公平貿易」的標籤。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這一切聽起來不錯,但請記住,對於一些感覺自己沒過過真正的大學生活並且正在努力建立友誼的學生來說,住在家裡可能會很有挑戰性。然而,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這些限制。
  • 一說到鳥類,人們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飛行,但事實上,有些鳥類不會飛行,例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鵝。但既然這些鳥類被歸類為鳥類,為什麼牠們不會飛呢?
  • 大學期間離開家住宿舍或租房住,即自由又獨立,這個想法很誘人。然而,對於一些學生來說,住在家裡是更好的選擇,特別是如果他們的大學就在附近。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可愛故事,培養孩子同理心、學會管理情緒 增進情感表達、提升人際關係能力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