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五日電)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 2006年第四季 (Q4)PC追蹤季報顯示,台灣地區PC市場總出貨量僅63萬4186台,較上季衰退10%。主因是政府預算延遲及中信局標案轉換期間,及微軟VISTA系統今年首季才上市,造成市場觀望,以致出貨量減少。
IDC台灣個人運算資深分析師林穗君指出,2006年第四季筆記型電腦 (NB)市場出貨量達18萬6576台,較上一季大幅衰退18%,亦較去年同期衰退18%。
主因是消費者預期微軟新作業系統 Vista上市,產生延遲消費心態,雖然微軟與品牌廠商提供優惠升級方案,但效果不顯著,同時因為新轉換的雙核心平台產品的價格變動不大,導致銷售不如預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廠商為搭配 Vista優惠升級方案,紛紛推出多款搭配 MCE作業系統的筆記型電腦,利用優惠升級方案提前刺激消費者需求 Vista產品,因此第四季配備MCE的NB出貨比重反而大幅成長;依出貨量,華碩、宏碁、惠普、荷商思維 (聯想)分居前四名。
桌上型電腦部份,市場出貨量達44萬7610台,較上季衰退6%,較去年同期衰退9%。由於Q4適逢中信局第11標與12標轉換期,導致大型專案出貨延遲。
另外,整體經濟景氣亦影響企業用戶的採購,而導致整體商用市場的衰退。家用市場亦因對即將上市的新作業系統的觀望態度延遲購買。出貨量部份,桌上型電腦前四大廠商仍為宏碁、華碩、惠普、和荷商思維。
林穗君強調,2007年首季為PC市場的傳統淡季,由於第12標中信局政府預算延遲,加上農曆新年工作天數減少的影響,商用市場將受到若干衝擊。另外,微軟的新作業系統的相關應用軟體開發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消費市場需求將延遲至今年第二季或下半年才會明朗。IDC 預估2007年首季整體PC市場趨勢仍然需求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