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每一個時刻都藏著不可預知,我們不知下一刻會是什麼?記得好多年前流行音樂歌手薛岳舉辦了一場演唱會,與一般演唱會不同之處在於,這是一場告別演唱會,更特別的是薛岳並非要告別歌壇,而是將告別這個世界,跟所有的人永別。(圖片:台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提供)
在演唱會中,有一首歌感動了所有的人,這首歌也道出了人生的無奈,歌名叫「如果還有明天」。歌詞說到「如果還有明天,我會怎樣裝扮我的臉,如果沒有明天,又怎能說再見?」人生的過程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努力奮鬥,卻可能在最輝煌騰達的時候,必須很無奈的接受未知命運的擺弄。
心路新路
85年7月12日下午4時25分南橫山路上,一場致命的車禍,奪走了摯愛的先生,也讓我從一個活躍的女人,變成了別人口中的「身心障礙者」。「脊髓損傷」對當時的我而言根本毫不在意!不服輸的個性,只知如果我夠努力,一定可以再站起來。
每當來探視的親友,看到我狼狽的模樣而淚眼相對時,我總是如此的安慰他們。在高雄長庚,主治醫師也在開刀一個月後,給我密集的復建訓練,日子就在充滿期待與信心中,日復一日。雖然我很努力的配合做復建,但是一切的一切毫無起色;我開始狐疑,什麼是「脊髓損傷」,但是所有的答覆只是一個問號,由於小兒子當兵在即,我只好申請提前出院回家。
在家休養期間,同是台南社教館義工的曾慶祿先生,引我加入了「台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經由理監事的熱心探訪,並送我總會印製的「脊髓損傷者重建手冊」,我終於徹底明瞭什麼叫做「脊髓損傷」,也毀滅了我的希望,從此我將終生與輪椅為伴。
所以生命無常啊!無常微細難知,等到警覺時,往往已是人生的遽變。就像靜止的流水,表面看來平靜無波,其實正慢慢的流動;就像老化一樣,平常忙忙碌碌過日子,不太去意識到自己已慢慢在老化,等到疾病纏身、身體大不如前,這才驚覺年華已逝,青春不再。
社團法人台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參加路上行舟活動。
社團法人台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參加全國脊髓損傷者運動大會。
生命需要學習
我曾經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喪夫身殘的苦痛,面對經濟的困境,當時真的是身心俱疲;也由於個性使然以及週遭朋友的鼓勵加上對生與死的認真苦思,使自己在往後遇事時,能以較高、較遠的角度來看待種種的ㄧ切。
其實生命是需要學習的,而生命的本身就是很好的學習對象。要擺脫現實的困境,就在自己的ㄧ念之間而已,你會發現,原來人的生命並不孤立,本來就相互緣起,相互依存。就像自然界的風生水起,春生、夏除、秋收、冬藏,總是給人無限的啟示,對待週遭的ㄧ切,應時時關懷,常存感恩,人生的境遇就會跟著變化。
對我而言,如何用心生活、惜福惜緣,以感恩的心活出生命的色彩,是活在當下最重要的事。給自己再一場莊嚴溫柔的「另一個歲月」之旅,如此才能無負此生。
協會總幹事蔡林麗華(前左)與理事陳明月(前右)向小朋友宣導交通安全。
人間有愛互扶持(黃蓄蔚撰文)
社團法人台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於去年成立的髓緣生活工場,在全體會員相知相惜努力下,發展出各項自力更生的技能並於協會會址展示義賣。總幹事蔡林麗華在感謝社會大眾關愛之餘,同時呼籲社會福利機構、企業界能更加關注弱勢團體,給身心障礙人士多一份支持的力量。
協會成立於民國84年4月,在歷屆理監事兢兢業業的努力下,終於在民國92年正式取得府城唯一合法的舊衣資源回收設置點。然有感於「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的理念,遂於93年4月在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96號成立「髓緣生活工場」,希望透過定點展售,讓會員的職訓產品有一個行銷管道。
協會表示成立的目的,是對於脊髓損傷患者遭受意外後,所需面對的生理、心理重建、醫療照顧、就業等種種問題給予個案輔導,並透過小型復康巴士服務台南輪椅族及有需求的民眾,其成效深獲社會大眾好評。
蔡林麗華指出,髓緣生活工場展售的產品有油畫、中國結吊飾、人造花藝設計與精油香皂等手工藝品,均來自會員們的用心製作。另外成衣商捐贈零頭布,會員們除了能發揮巧手縫製拼布等日常用品之外,也讓會員們踏出自力更生的腳步,身心同時獲得舒緩的調適。
蔡林麗華說,社會大眾的肯定與支持,除了購入所需之外,還添加了一份愛心也成就了一份功德,更是身心障礙者努力製作產品的原動力。「以己力謀生」對脊髓損傷傷友而言,那種感動已無法用筆墨來形容。◇
台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一隅。(黃蓄蔚攝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