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9日訊】課文20.3
若 梁 灝, 八 十 二,
Ruò liáng hào bā shí èr
對 大 廷, 魁 多 士。
Duì dà tíng kuí duō shì
【譯文】
宋朝的梁灝,到了八十歲才中了進士,當他回答皇帝的問題時,他的言論遠遠勝過其他的人,成為狀元。
【註釋】
1. 若:如,像,比如。
2. 廷:朝廷。
3. 魁:為首的,第一。
4. 士:士子,(指參加科考的人)
【故事】
梁灝八十中狀元
在宋朝,相傳有這樣的一個人八十歲才中狀元。此人名叫梁灝。他很有風度,善於交際。從小就喜愛讀書。但不知何故,他在年輕時,雖然年年都參加科舉,但每年都名落孫山。
梁灝並不氣餒,也並非因此而放棄。始終堅持不懈地讀書,對別人的冷嘲熱諷,他只是談談的一笑,還是繼續準備參加下一年的科舉考試。
當他的兒子中了狀元後,梁灝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朋友們見了,都笑著勸他說:「你的兒孫們都已經中狀元了,以後你也衣食無憂了,何必年年考科舉呢?」可是梁灝卻只是笑笑,並不為之所動。
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在他八十歲時,壅熙年間中了進士。
在殿堂上,他對答如流,老當益壯,大臣們都很欽佩他,皇帝也很賞識他。最終中了狀元。
他深有感觸的對兒孫們說:「活到老,學到老。只要堅持不懈、鐵杵也能磨成針啊!」(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