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團結進取除舊佈新 客家人重視黃曆新年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十七日電)客家人對於黃曆新年相當重視,新春時節,大地回春,萬象更新;因此利用過年的各種習俗來提倡禮教,進而促進家庭團結,種族綿延,並意涵進取有為,除舊佈新的積極意義。

黃曆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就是客家人的「入年架」,表示舊的結束,新的開始,從這一天進入新年期間,客家村莊瀰漫著濃濃的年節氣氛。

老人家也會在這個時候叮嚀子孫: 「入年架,說好話」。家家戶戶全家動員清潔大掃除,粉刷一新,貼上春聯、門神,或掛上燈籠。全家大小理髮整容,一身光彩迎接新的一年;出外工作求學的旅人,也得趕回家團聚過年。

象徵吉祥福氣的過年食物,除了家家戶戶準備的三牲,還有用米磨蒸的年糕─「甜叛」、廣東人稱鬆糕的「發叛」、以及用油炸的各式各樣的芝麻、豆類等的「蘇花」、和用米和糖合製而成,和街頭常用機器做的「米香」相似的「米程」。

在客家習俗中,除夕夜要比平常更早吃晚餐,餐桌上除了雞、鴨、豬肉外,一定有「雞蛋」,因為「蛋」在客語發音中是剩餘的意思,期望「有食有存」年年有餘。

客家人在除夕那天,洗澡要洗得特別乾淨,因為他們在年初一、年初二,不可以掃地、也不可以洗澡,否則會將一年的財氣和福氣沖洗掉。

除夕夜吃過年夜飯後,大家早早上床入睡,這一點和其他人過年守歲習俗大不相同;但是他們卻在大年初一凌晨,把握一年中最早的「吉時」,起床祭拜主先(奉公王)。在奉公王時來祝賀的舞龍舞獅,可以拿到特別大的紅包。

過新年最具教育性的禮節,便是拜年。不管識與不識,以及平時感情如何,大家見面時,總先行個禮,說幾句「恭喜新年」、「恭喜發財」、「萬事如意」等祝賀的話,不但傳達祝福心意,也鼓勵人向上進取。

直到年初五「出年架」這一天,家戶才可以把奉公王的瓜果、糕點收起來,老人家常說:「火燒門前紙,各人請(找)頭路。」意思是休假已經結束,年初五要開始工作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