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發展經濟特區 遭遇民眾強大阻力
【大紀元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孫燦編譯報導)面對數月來民眾的強烈抗議,印度聯邦政府近日宣佈,將停止所有為建立經濟特區而欲強行收購的土地。這是繼印度國會主席甘地日前在國會提出有關問題後聯邦政府做出的第一個重要決定。
甘地指出,在政府收購或甚至強行獲取人民土地的同時,大量民衆被迫離家出走,導致怨聲載道,民怨沸騰。許多國會領袖表示,這種做法無非將會為各黨派在下一屆選舉中造成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的報導顯示,印度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在全國許多地方也已出現目前正在中國大陸上演的官商勾結強行拆遷的一幕。
據悉,一月初,印尼沙林集團(Selim Group)在收購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蘭迪格蘭區(Nandigram)一萬英畝田地時遭到了當地居民的暴力反抗,至少六人身亡。此外,當地居民為防止收購計劃官員推動收購程序而在路旁設立路障。
據印度政府數據顯示,聯邦政府已批准在全國開發兩百三十七個特別經濟發展區,面積共達三萬四千五百零九英畝地,其中六十三個區域已開始建設工程,而另外一百六十五個區域還有待收購一萬五千英畝地皮。此外,當局還收到了另外三百多個特區計劃,目前仍在申請過程中。
據聯合新聞服務社(Inter Press Service)二月十二日報導,特別經濟區乃印度政府近年來極力推廣。該區主要生產免稅出口產品,然而,由於大量的地皮被剝奪與收購,導致印度民衆被迫離家,許多地區的人們開始強烈抗議。其一,印度政府收購土地乃依靠1894年殖民時代的土地收購法,該條例對小型地主頗為不公。其二,印度民?覺得,這項舉動無非是剝削人民的財富來發展一系列商業與經濟財富。其三,這些特區對當地居民,尤其是被迫離家的人們而言,不會帶來太多好處。據悉,至今大量被政府採購的土地都只給與以比市場價格少很多的賠償金。
此外,德裡社會發展中心(Centre for Social Development)著名經濟學者巴都裡(Bhaduri)表示:「比這項虧損經濟交換更惡劣的是人民的被迫離家出走,離開自己幾十年來寄以生存與依賴的家園。大多數這一類人士無法在其他地方找到相同的生計。不少家庭因此而分離,甚至破碎。一些人只好依靠社會福利而生存。」 他表示,自印度獨立以來,當局已逼迫至少三千八百萬居民離開自己的家園,而多項調查顯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士無法找到合適的新安居地。巴都裡估計,經濟特區所開創的工作數量只是被迫搬遷人數的四分之一。(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