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体育app - App Store

另眼看歷史 鄧世昌月薪有多嚇人

font print 人氣: 10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16日訊】鄧世昌生前任北洋水師兩大主力艦之一的致遠號巡洋艦管帶(艦長)。按北洋水師相關資料記載,鄧世昌的武官階級是總兵。在清代,武官的副都統和總兵為正二品大員(相當於中將),故鄧世昌的官銜是非常高的。他的月薪是官俸1584兩,船俸2376兩,合計3960兩。按光緒年間推算,當時大米每斤價格15文,折銀0.015兩;食鹽每斤35文,折銀0.035兩;豬肉每斤40文,折銀0.04兩。以此估算:光緒年間一兩銀子在今天的購買力約合人民幣100—150元。故鄧的月薪折合人民幣40—60萬元,待遇是相當高的。

致遠艦上待遇最低的是伕役,月俸6兩,折合人民幣600—900元。一等水手月俸10兩,折合人民幣1000—1500元。這說明北洋水師在當時不僅是晚清軍隊中的驕子,艦上官兵的待遇也是無可比擬的。

鄧世昌在1894年9月17日海戰中捐軀報國。致遠艦因艦體受傷,彈藥斷絕。而鄧世昌沉著鎮靜,指揮部下「快車」衝向日先鋒指揮艦吉野,決計同歸於盡。吉野大怖躲避,並以快炮及魚雷攻擊,致使致遠艦沒入黃海,全艦300餘名官兵僅餘7人。舉國上下一片悲憤,威海百姓自發出海打撈英雄們的屍體,當地流傳著「通商賣國李鴻章,戰死沙場鄧世昌」的歌謠。

海戰失利,朝廷震動。光緒皇帝垂淚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並賜予鄧世昌「壯節公」謚號,追封「太子少保」,御筆親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鴻章也在《奏請優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中為其表功,說:「……而鄧世昌、劉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沒者也」。清廷還賜給鄧母一塊用1.5 公斤黃金製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撥給鄧家白銀10萬兩(折合人民幣1000—1500萬元)以示撫恤。這說明,鄧世昌死後,清政府給予其的褒獎和待遇也是非常高的。

寫這些並非獵奇,更不是宣揚金錢主義。只是想說明當時的清政府在海防上是下了血本的。但國家政治的腐敗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即使花了那麼大的本錢,也挽救不了失敗的命運。(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共海軍副司令員王守業貪污腐化被撤職查辦,只是不經意間暴露出來的冰山一角。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到北洋水師的影子。鑑往知來,如果政治制度不改,腐敗豈止要毀掉海軍,而且必將毀掉中共本身!
  • 中共士兵在軍艦上曬衣褲景象被當地民眾拍照,在網路上引發痛批,指現代中共海軍的水準仍與清代北洋水師相差無幾。圖為曬衣褲之船尾景象被中國網友放大。(照片取材自中國艦船知識網站)
  • 三峽工程36計
    「苦肉計」,為兵法三十六計之第三十四計,敗戰計其中之一。原文為:「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 三峽工程36計
    當水庫發揮防洪效益,蓄水至海拔一百七十三米時,許多沒有被計算為三峽工程移民、沒有搬遷的居民該怎麼辦?長江水利委員會認為,這些居民可以跑到更高的山坡上去,即所謂的「跑洪」,等洪水過後,再回到被洪水淹沒過的家中。
  • 三峽工程36計
    文化大革命期間(一九六九年十月),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和水利部,向毛澤東提出修建長江三峽工程的建議。毛澤東本來是竭力支持以建設大壩和水庫來治理中國河流的想法,但黃河三門峽大壩工程的失敗,使毛澤東火冒三丈,以致對大壩工程的熱情驟然大減,便以戰備為由,拒絕修建三峽工程的建議。
  • 閻錫山。(公有領域)
    在「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的紛亂年代,閻錫山為山西孩子打造了美國最新樣式的建築,用於校舍與教室。閻錫山認為,什麼錢都可省,唯有教育不能省。1911年,山西省文盲占總人口的99%,閻錫山治晉近40年期間,山西義務教育普及率達60%~80%,各縣教育經費占行政支出最高時達82%。
  • 1999年4月25日逾萬名法輪功學員自發赴北京國務院信訪辦和平請願,一度震驚中外,被稱為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最和平理性的上訪,過程安靜祥和,秩序井然。法輪功學員所表現出來的純正善良與對正信的堅守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然而中共卻對他們進行血腥的迫害,時至今日已達20年。
  • 施劍翹(左)為父報仇後,獲國民政府特赦。右為軍閥孫傳芳。(公有領域)
    為了報仇,她做了手術放開纏足,進行騎馬、射擊訓練。而最難的是如何獲得武器、如何接近孫傳芳。冥冥之中似有天意。父死十年後,從一位算命先生那裡,他偶然得到一張孫的照片,又無意間聽說,孫經常出入居士林佛堂。
  • 人死後必須下葬,因為中國人歷來講 「入土為安」,這樣無論是對逝者還是其家人,才能夠得到心安,然而,蔣介石先生卻一直未能入土下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