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如何幫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

人氣: 4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3日訊】(大紀元訊)美國疾病與衛生中心最新發表的統計數字顯示,在美國150個兒童中有一個有「自我中心」傾向。

可以說「自我中心」人人都有,知識程度和發展速度上存在著個體差異。如果自我傾向過於嚴重或到了4~5歲,甚至6~7歲,還停滯在自我中心階段,這就成了問題。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某某孩子的自我中心即指此,這是高級心理機能發展不充分的結果。這類兒童往往把注意力過分集中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上,不能採納不同意見。對於與他認識不一致的信息,決然不能接受。因為他不懂得,除了自己的觀點之外,還可以有別人的觀點;他認為別人的心理活動和自己的完全一樣。

兒童自我中心的形成往往與父母不恰當的教養方式有關。幫助兒童走出自我中心,父母需要學習,採取科學的教養方式。在正確認識兒童自我意識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父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促進兒童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

1、轉移家庭注意的焦點。家長對子女的愛與保護要有一個限度,不能變成溺愛。溺愛會強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使孩子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長輩們理所當然地圍著自己轉,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實踐證明,只有注意孩子「獨立」的人格,才會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為了避免孩子的自我中心,家長應有意識地轉移家庭注意的焦點,把孩子視為獨立的一個人,一個與其他家庭成員平等的人。這樣就會使孩子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也看到別人。

2、運用移情方法。即引導孩子設身處地的想到別人。例如,一對父母帶著孩子去拜訪朋友,朋友家的孩子正在吃香蕉。朋友就叫自己的孩子拿一個香蕉給來玩的孩子吃,但孩子不肯。朋友就開導他說:「小朋友到我們家來玩,我們應好好地招待人家。如果你去別的小朋友家玩,人家只顧自己吃東西而不給你吃,你會高興嗎?」孩子說:「不高興。」朋友接著說:「對呀,所以我們要給小朋友吃,他才會高興呀。」通過一個比較,朋友家的孩子就拿出香蕉了。可見,孩子走出自我中心,需要父母引導。作為家長,應通過講故事、做遊戲和比喻等手段引導孩子認識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促進孩子從「自我」走向「他人」,由自己想到別人。

3、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過度保護、封閉孩子會使孩子失去與他人遊戲的機會,也會使孩子失去認識他人價值的機會。在集體活動中,能使孩子品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意義,從而走出自我的圈子。◇(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