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扁:縱使有新總統 兩岸也無法重啟對話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四日電)總統陳水扁今天指出,縱使明年台灣新任總統產生,兩岸也無法重啟對話,除非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及中國政府願放棄一個中國主張及所謂兩岸終極統一的結論。

陳總統下午在總統府會見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對於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楊甦棣昨天指出,胡錦濤上台,明年台灣選出新總統,這是兩岸捐棄成見、發展新合作關係的機會,陳總統提出上述意見。

陳總統談話首先肯定楊甦棣所言,台灣的特殊處境需要謹慎負責任的領導,陳總統再三重申,他2000年與2004年所提的四不承諾,至今仍未改變,台灣也一再強化台灣國防,提高台灣自我防衛能力,2008年台灣國防預算要達到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三。

陳總統感謝楊甦棣提到美國將持續支持台灣更廣泛地參與各種國際組織,接著,陳總統話鋒一轉指出,他非常遺憾美國不支持台灣以國家身份成為國際組織的會員國,這是矛盾的,因為台灣要更廣泛地參與國際組織,應該包括以國家身份成為國際組織會員國在內,況且台灣以國家身份成為國際組織會員國,符合台灣關係法有關的內容、規定及精神。

對於楊甦棣把胡錦濤在十七大的對台政策發言,詮釋為北京好像尋求與下任總統接觸,陳總統說,「我們寧願做這樣看待,但事實恐怕不然」,因為胡錦濤在對台政策演說提到,兩岸要推動並簽署和平協議是有前提的,也就是台灣必須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

陳總統說,過去國民黨執政期間,為了兩岸對話也通過所謂國統綱領,甚至納入國民黨黨綱、黨章中,但是國統綱領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及兩岸終極統一,1992年及93年後兩岸對話卻中斷,甚至在96年發生台海飛彈危機。「縱使國民黨接受一中的原則,也沒辦法對話,更何況民進黨無法接受所謂一中原則,怎麼對話?」

陳總統強調,過去七、八年,他一再呼籲雙方,擱置爭議、展開和平對話,但北京當局不為所動,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及終極統一,所以要中國擱置爭議絕對是緣木求魚,「縱使明年新任總統產生後,兩岸也無法重啟對話」,除非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及中國政府願放棄一個中國主張及所謂兩岸終極統一的結論。

陳總統說,昨天楊甦棣講得最好的一段話是「中國的民主化,也許是雙方所能接受、解答台灣問題的唯一,也是最為重要的前提要件」,事實上,這裡絕對不是「也許是」,而是「一定是」,「中國的民主化『一定是』雙方所能接受、解答台灣問題的唯一,也是最為重要的前提要件」。

陳總統並詮釋指出,中國的民主化應包括中國必須結束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統治,應保障中國人民的一切自由,其中包括可以直接選舉國家領導人、省市長及各級民代的政治自由,以及保障人民宗教信仰自由、言論新聞自由、集會結社的自由。當然中國的民主化也包括放棄武力犯台的企圖及準備,中國的民主化也應該同時包括秉持主權、民主、和平、對等四原則與台灣政府展開和平對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