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论坛排名-新浪彩票-大发彩票网

華風:仙鶴‧國旗‧二零零八

華風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4日訊】在中國東北黑龍江自然保護區,曾經發生過一個女孩與仙鶴的故事。一個從小愛養丹頂鶴的女孩,大學畢業後仍回來養鶴。有一天為了救一隻受傷的丹頂鶴,在河裡陷進了泥沼。「走過那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這個感人的真實故事,不久被人譜寫成歌曲,傳遍了大江南北。

女孩保護仙鶴的事跡中,有這樣一個插曲,在保護區舉行昇旗儀式時,不料國旗的紅色使仙鶴們恐懼,有的直往牆上爬,鶴爪碰傷血流不止。仙鶴不是一般的鳥類,在中華文化裡是吉祥美好的象徵,它形神俊逸,白如仙子,對染滿了民族鮮血的血旗,有著本能的驚懼抗拒,在這個廣泛傳唱的故事中,這是一個被人們忽略了的重要情節。

一九四九年中共執政以後,毛澤東拍板以五星紅旗為中共國旗,「旗面的紅色象徵共產革命,五星表示共產黨領導下的團結」,將獨裁和中共的意志強加於人民,將暴力和一党專制固定在國旗裏,在竊國之初,即成功的置換了黨與國的概念,以共產黨取代了國家。

中國古時曾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之說,但千百年後,中共製造的五星旗,帶來的是哀鴻遍野,人頭落地,國運衰敗。被「鮮艷的五星紅旗」欺騙的中國人,在歷次政治運動和洗腦中飽受摧殘,已分不清中共不等於中國,唱著「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被血旗綁架了大半個世紀,這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中國出現國旗始於清朝末年,第一面國旗是清朝的黃龍旗,代表過中國與世界為伍。自那以後,朝代更替,不同時期的「國旗」都在歷史的天空中飄揚過。但今天「共和國的旗幟」,覆蓋著八千萬中國人民的白骨,使鳥獸失色,天地動容。以這面血旗作為中國國旗,這是中華民族的恥辱。

令邪黨始料不及的是,同以紅旗紅星、錘子鐮刀為標誌的蘇共,於一夜之間紅旗落地,轟然崩塌。唇亡齒寒中,倍感危機的中共統治集團,開始不斷拋出自救的手段,從鄧小平的讓一部份人富起來,到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特色的民主等,所有的措施和口號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死保中共一黨專政,為中共統治打強心劑,放煙霧彈。

然而一切都是覆亡前的最後掙扎。中共治下的中國政治、經濟、社會已經全面惡化,令其萬分恐懼的中國民眾退黨,正以三千萬潮湧之勢奔向二零零八年,摧毀著壓在國人頭上的暴力、控制、鎮壓及黑暗。這是一個民族自新的開始,這是邪黨解體的預告,這是中國走向復興的號角。越來越多的勇士在站出來,公開退黨,公開向中共說「不」。二零零八年,將是全民覺醒、邪黨魂飛魄散之年,歷史將在紅朝的廢墟上翻開嶄新的一頁。

當新中國破曉而出,中國人會有真正的國旗,和平壯麗的神州大地,將旗揚霄漢,鶴舞九天。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周永康在任公安部長期間,導致全國治安狀況惡化,公安部成了踐踏人權的衙門,激起民憤,自童國菁狀告之後,引起了民間連串訴周潮。幾邊燒烤,四處冒煙,周永康坐在了火尖上。時局的發展,是江澤民拜佛求籤也料不到的了。儘管周身強體健,鼓足餘勇,但若在火尖上做「仰臥起坐」,恐怕就是另一番滋味了。
  • 儘管中日關係昇溫、深圳艦帶來了鮮花掌聲,中共媒體炒為兩國走向「互信」的開始,但中日關係的障礙,並非僅是靖國神社事件,歷史教科書以及東海油田紛爭等,近些年來中共經濟軍事的迅速擴展帶來的潛在威脅,是日本選擇靠攏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支持美國,以及支持歐盟對中共的武器禁運,在亞洲地區扮演遏制中共角色的根本,恐怕不會因任何破冰、融冰之旅有實質性改變。這從對深圳艦訪日,日本主流媒體只作了簡單的報導即可見一斑。
  • 二十六周年,轉目間,那個大寫的日子已經走過了四分之一世紀。斗轉星移,人世代謝,花草枯榮,而永遠不變的,是如泰岳般金剛不動的對「真、善、忍」的正信!而永恆屹立的,是珠峰般立地柱天的道德豐碑!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