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7+1多少钱

專訪「筷樂」俱樂部創辦人呂雪峯

文/王梅芬 照片提供/呂雪峯
font print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0日訊】「筷樂俱樂部」,是從一個「自備筷子,自己健康、大家快樂」的觀念衍生而來,響應環保拒用免洗筷,充滿活力的口號,簡單易行。只要理念相同,自備筷子就可成為終身會員,無須申請入會。除了個人健康之外,也讓心動的人很容易的踏出第一步,輕鬆作環保。

人稱「筷樂」祖師爺的呂雪峯,不只自己身體力行,多年來的推動與堅持,也讓自備環保餐具的理念,獲得了更多人的認同。


筷樂俱樂部創辦人呂雪峯。

喜愛自然關心生態

幼年時寄居在后里鄉下外公外婆家。呂雪峯長期生活在農村。山川變化的景緻、火炎山的日出、日落,在她心中有著濃厚的情感。孕育了喜愛旅遊與攝影的嗜好。談起在就讀文化大學森林系時,有機會關心自然生態及民俗文物,熱中參加各類研習活動。當眺望遠山坡上露出黃土,因缺少植物生根抓地的保護崩塌處不斷的風化;橋樑底下溪水不見魚兒,河水又黑又髒,令人心碎又担憂。青山綠水何處尋覓?綠色故鄉只能在夢裡浮現嗎?

婚後為了陪伴孩子成為全職媽媽。呂雪峯談到:「日常生活忙著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外,發現太多事物不符合環保」。開始思考「人類的生活方式」,下了個決定:「要認真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對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需要重新定位」。所以,在83年加入主婦聯盟,擔任共同購買有機蔬菜班的班長,推廣綠色消費觀念、支持本土有機農業,同時宣導環保觀念

雖然爲了響應環保盡一點心力,參加活動的通知單一定標示「自備餐具」之類的字句,大家努力遵守照辦,但是呂雪峯自行外出仍不習慣自備餐具。

直到1998年,與張豐年醫師夫婦參加旅遊活動,看到他們倆人拿出自備的碗筷,才好像當頭棒喝般頓然省悟。呂雪峯語重深長的說:「真正的環保不在於知道多少,而在於日常生活中實踐多少,我大夢初醒,從此只要外食必定自備餐具,進一步帶杯子飲水。」


筷樂義工們永遠的期許。

環保從小處著手的契機

但是「一筷走天下」,在當時並沒有受到重視,直至民國89年,免洗筷因含有大量二氧化硫呈現強酸性的問題被媒體揭發,過量的化學成分看不見,進了肚子裡,有如無形殺手,社會各階層習以為常。這則新聞報導成為呂雪峯推行環保的重要契機,她決定「生態從大處著眼、環保從小處著手」,先請家人外食自備筷子開始做起。

然而丈夫一句「我就不相信妳可以一雙筷子走天下」,多年來仍然縈繞耳邊,深夜夢醒,問題百思不解。除了看書充電外,參加研習,強化解說能力,漸入佳境後,群眾給了呂雪峯最甜蜜的舞台。堅持就會成功,環保筷成為目前社團活動最普遍的贈品,竟然間接提升台灣製筷業升級,是當初始料未及的趣事。

如何避免病從口入,觀念上需要重新思考,日常生活習慣必須加以改變。94年底呂雪峯發起「筷樂餐廳」聯盟,從事印刷業的筷樂義工助印海報,鼓勵店家張貼「歡迎自備筷子用餐」,響應環保的筷樂餐廳至今年四月已超過一千家。


呂老師與亞洲大學響應環保的遊行隊伍。

創意與活力 散發「筷」樂希望

拯救地球的環保大夢,經由一個媽媽的積極推動全民響應,從自備筷子開始,鼓勵各階層人士捐出專業協助地球環保,也讓生態環境融入更多提升力量,小兵〈自備環保筷〉當先鋒可以立大功(救地球)。
透過統計,呂雪峯於94年宣導14,000人次左右,95年26,000人次左右。得到的結果是建立了「六少成效」:一、少砍樹幫助水土保持,二、少土石流家園得保,三、少製造垃圾環境清淨,四、少蓋焚化爐空氣清新,五、少吃毒健康有活力,六、少生病節省健保資源。

呂雪峯堅持環保推動就是要健康「筷」樂。自己健康大家快樂,成為「筷」樂俱樂部的口號。因為簡單可行,得到社會大眾普遍認同,大家紛紛加入吃飯救地球,筷樂做環保的行列。數年來,難以數計的民眾、社團,因她的推動而自備環保餐具。

堅持走自己的路推動環保的呂雪峯,這些年來,鼓勵每個人從身邊動手做起,展開「筷樂救地球」的活動,揮汗播種辛勤灌溉,歡笑豐收的畫面說明一切。

呂雪峯親切誠懇、充滿著幽默,有如叩鐘,打動成千上萬的人心,讓沉悶單調的環保宣導活動有了創意與活力。社區中的筷樂媽媽、筷樂爸爸,學校裡的筷樂天使,社團中的筷樂尖兵,散播環保資訊的筷樂義工,身邊的筷樂帥哥、筷樂美女,筷樂餐廳,散發出「希望」。◇

*** *** ***


環保旅遊—筷樂追火車拜訪台中車站蘇鎮霖站長。

調整生活習慣 回歸簡樸生活

呂雪峯的努力獲教育部95年度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個人獎,曾擔任94-95台中文化節籌備委員,力倡文化水準與垃圾量成反比的觀念,推動活動環保化。目前擔任環保署96年度清淨家園計畫──「 環保台中城 快樂走透透」台中市技術服務團執行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暑期研習──「綠色地球公民」課程講師。

她擔心「用完即丟」的習慣與潛在的危機。每日數百萬外食人口,令人觸目心驚的惡果是製造出來的垃圾,無聲無息的增加焚化爐的負擔,人類製造垃圾污染環境,暖化效應造成地球悲鳴與人類健康問題,令人寢食難安。因為台灣木材、竹材已耗盡,市售中國進口免洗筷含防腐劑、二氧化硫等化學物質,長期使用會影響健康。

呂雪峯呼籲民眾在「沒有垃圾就沒有污染」的原則下,養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為未來的生存環境付出一份心力,讓乾枯的地球給予滋養。

人們總是因提昇不了生活品質,抱怨難過陷入消沉,呂雪峯認為,與其在家憂傷焦慮,不如勇敢面對環境。她堅信個人的生活習慣是健康的基礎,眾人的生活習慣造就環境品質。

調整個人活習慣,回歸簡樸的生活方式,正考驗著人的智慧與愛心。呂雪峯主張:日常生活用品以天然材質製品為主,當用則用、適時適量、正確使用、節約不浪費,自然資源少消耗是藏富的開始,加強美學素養,從事詩書琴藝等活動,建立品味美化人生,讓人類靈性生活提昇。◇

*** *** ***


台中市環保局長李立德位領隊至樂成宮參訪。

認同環境 筷樂響應

隨著全球暖化,資源耗竭等環境議題備受矚目,根據環保署調查,台灣每天至少丟棄280萬雙免洗筷,若按照各縣市人口比例換算,台中市每天丟棄約10萬3,000雙免洗筷。

為了宣導正確的環保觀念,台中市啟動環保「樂活列車」,由副市長蕭家旗擔任列車長帶領里長、環保義工一起認識免洗餐具影響健康及破壞環境程度。並於12月1日至12月31日正式將「筷樂餐廳」納為重點工作,舉辦「認同環境 筷樂響應」宣導民眾及餐飲業者支持使用可重複清洗餐具,尋找該市願意響應「筷樂餐廳」的餐飲業者,希望藉由不斷的宣導以喚起民眾的自覺,提高店家改採可重複清洗餐具的意願。

目前台中市有店面餐廳共有3,000多家,已有1/3業者願當「筷樂餐廳」不提供免洗筷;美術園道商店街管理委員會主委黃玉珉表示,目前美術綠園道週邊商家95%已改用可重複清洗餐具。副主委同時也是綠園道石頭飯館老闆簡麗姿於會中說,為響應「筷樂無煙道」活動,民眾只要自備筷子至她的飯館用餐,即享有優惠,用餐可打折。

環保局局長李立德表示,目前台中市每天使用的免洗筷,一年需砍掉六千多棵需30年才能長成的大樹,森林是遲緩溫室效應的最大幫手,而由於免洗筷用完即丟的便利性,其所衍伸的問題,如含有化學成分對人體造成危害、自然資源的浪費與垃圾量遽增,皆對民眾健康及自然環境造成嚴重衝擊。(資料來源/台中市環保局)◇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9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十三日電)動物星球頻道、Discovery頻道及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推動「一人一筷抗暖救地球」行動,今天呼籲民眾隨身攜帶自用的環保筷,減少免洗筷的使用,可以拯救森林、抗暖救地球;偶像歌手楊丞琳也為此拍攝公益宣導短片,擔任公益大使,呼籲大家「一人一筷救地球」。
  • -----自動抓程式判斷不了這篇文章的版權,請編輯人工判斷。自由時報的原則是1.可使用範圍﹕自由時報記者報道﹑攝影的文字及圖片2.該報副刊類文﹑圖﹐作者名字前沒寫“記者”﹐屬自由時報外稿﹐不可用-----
  • 【大紀元10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二十九日電)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免洗筷抽測結果,在十八件產品中,有六件含微量二氧化硫,但殘留量低於公告標準,民眾不必恐慌。另抽驗三十一件免洗筷包裝,有八件不合格。衛生局說,免洗筷使用前以熱水浸泡三至五分鐘,可減少二氧化硫的殘留量。
  • 台北市衛生局公布,在18款即用即棄筷子中,有6件含微量二氧化硫,但殘留量低於標準。
  • 【大紀元10月29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台北市衛生局最近抽驗市售的免洗餐具,結果抽驗18件免洗筷,檢驗出6件含有二氧化硫,不合格率高達三成三,另外還有8件免洗筷的標示不符合規定,衛生局提醒,民眾在外用餐,最好還是使用自備的環保餐具,如果真的要使用免洗筷,建議可以先用熱水浸泡三到五分鐘,減少二氧化硫的殘留。(林麗玉報導)
  • 台北市衛生局抽驗市售免洗餐具,結果在十八件免洗筷中,檢出六件殘留二氧化硫,不過遠低於衛生署公告許可的殘留量。衛生局提醒,民眾使用免洗筷時,可先用熱水浸泡三至五分鐘,減少二氧化硫的殘留量。
  • 【大紀元10月31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花蓮縣環保局統計,花蓮縣一年要用掉十五公頃面積的桂竹林,生產免洗筷,對大自然的影響相當不利,為了推動花蓮市餐飲業者使用環保餐具,特別推出「一百大軍餐飲業示範計畫」,期望藉此減少免洗餐具的使用量(梁國榮報導)
  • 【大紀元11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四日電)花蓮縣環保局積極向餐飲業宣導使用可重複使用清洗的餐具,以減少免洗餐具使用量和垃圾產生量。環保局指出,依據環保署針對外食人口所做的調查結果換算,花蓮地區每天約丟棄七萬八千二百六十雙免洗筷,一天的竹筷垃圾量約零點五二八公噸,希望民眾配合少用免洗筷。
  • 【大紀元11月7日報導】(中央社東京七日法新電)日本內衣大廠黛安芬公司今天展出名為「我的筷子」的概念型胸罩,胸懷環境意識的婦女有一天也許可以真的穿上身,能夠隨胸攜帶自用的筷子,減少資源的浪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