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竞彩足球app - App Store

千載云:歷史上最大的「後路工程」

千載云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0日訊】前不久,一位重點中學的教師講過這樣一件事,她所在班有一名學生的家長是一位高幹,這位教師和這位高幹家長談及學生的前程時,高幹家長直言自己的願望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出國留學,並且能加入美國國籍。他說,中共內部太腐敗了,決不會長久,說不定哪一天就倒了。中共將倒,中共的官員們在為自己的子女和他自己尋求後路,稱為「後路工程」。當然這位高官的孩子如果憑個人本事出國,那無可厚非,而就我所知,多數高幹子弟都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用不明之資送子女出國。

雖說中共的高官們一直在教育人民熱愛祖國,常常責罵資本主義社會這不是,那不是,橫豎不順眼,讓廣大人民去痛恨資本主義,遠離資本主義,可自己卻將子女們偷偷送給資本主義,並將自己的幾乎全部資產轉移海外,在那塊被自己罵得唾沫橫飛的土地上建構起豪華的後路工程。據爭鳴報導,從1992年至今,有6萬多官員外逃,兩年內外捲款達萬億元。

2003年,中共政治局常委、政協主席賈慶林之子賈建國、賈衛國移民澳洲,成為澳洲公民;最近,中共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之子曾偉於十七大前定居澳洲,也成了澳洲公民。如今中共官員紛紛為自己及家人找退路,安排子女移居海外,向海外轉移不明巨額資產,已成為公開的秘密。

縱觀歷史,其實構築所謂的後路工程,並非今天就有,歷史上最大的後路工程當屬萬里長城了。

當年秦始皇傾全國之力築成的萬里長城,就是為其子孫築構的後路工程。秦始皇以為有了萬里長城,他秦家的江山就會固若金湯,秦始皇、秦二世、秦三世,秦十世、秦百世、秦千世、秦萬世,千秋萬代,一直相傳,沒想到秦皇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傳至二世,沒有幾年的功夫,就改了姓氏。

這使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清朝康熙年間,一個叫張廷玉的新科進士在長城城牆上留下了「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的詩句,碰巧被前來巡視的康熙看見了。康熙不但沒有像眾人想像的那樣龍顏大怒,反而當眾宣佈大清朝從此永不築長城,並對張廷玉委以重任。

康熙這位聖明的帝王清楚,無論是初修長城的秦始皇還是後來續修長城的明王朝,長城都沒有保護好他們的子孫,沒有成全他們所謂的「萬世基業」,要想江山永固,重要的是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才是真正的萬里長城。秦皇修築了萬里長城卻沒有保住秦氏江山,而康熙沒有修築長城,卻出現了光耀歷史的康乾盛世,這不得不叫人深思,發人深省。中共官員們的後路工程與萬里長城一樣,都是由人民的血汗築成,是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的,中共官員的巧取豪奪,加深了人民對他們的痛恨,也使得民心盡失,中共統治也步入風雨飄搖之中。

秦始皇修築了萬里長城,卻使民心盡失,萬里長城站立起來了,他的江山卻崩倒了。中共官員們的後路工程快築好了,中共政權也會隨之轟然崩倒。如果中共一旦崩倒,不管是賈慶林、曾慶紅,還是其它中共官員,不論他們的其它罪狀,就是那「賈賈曾曾」、「真真假假」來路不明的巨額財產,足以讓他們牢底坐穿,他們的子女們,不管躲到哪兒,也會受到法律的追究。@(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共當政58年,「人民」一詞的使用頻率是最高的,並且流行開來,如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人民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人民城管、人民工商、人民稅務;人民幹部、人民公務員、人民警察、人民軍隊、人民武警、人民教師;人民日報、人民網等等等等。
  • 江澤民與中共相互勾結鎮壓法輪功,自1999年7月起迄今已超過8個年頭,法輪功反迫害也如8年抗戰一樣,走過漫長而艱難的路程,只是反抗所採用的是非暴力方式。江共對法輪功的鎮壓,決不亞於60年前日本人侵華的殘暴,甚至有過之而不及;法輪功人以和平的方式反迫害,其堅韌頑強的程度也遠遠超乎人們的想像。
  • 二十六周年,轉目間,那個大寫的日子已經走過了四分之一世紀。斗轉星移,人世代謝,花草枯榮,而永遠不變的,是如泰岳般金剛不動的對「真、善、忍」的正信!而永恆屹立的,是珠峰般立地柱天的道德豐碑!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