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避開爭議 蘇花高擬分段闢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鴻儒、田瑞華/台北報導〕花蓮對外連絡要道蘇花公路,自8月中旬後因颱風接連來襲,不斷坍方,爭議多時的蘇花高速公路興建計畫,又形成話題。根據交通部國工局最新評估,蘇花高可望改採分段興建!

交通部以「分段闢建」模式再向蘇花高環境影響評估差異分析叩關;國工局規劃先闢建蘇澳至花蓮崇德的山區段,除可避開爭議較大的平原段,也縮減一百七十億工程經費,並解決目前蘇花公路經常坍方中斷的窘況。但環保人士質疑,此舉對花蓮未來發展並無幫助。

交部評估 先闢建至崇德

環保署今年5月建議國工局研究分段闢建的可行性,國工局委託顧問公司評估後,認為先闢建蘇澳至崇德段,技術上可行,且經費可由九百三十億縮減為七百六十億;但後續如仍要闢建崇德至吉安的平原段,原一百七十億元的經費,則會再增加兩、三億。

國工局長邱琳濱指出,如果分段闢建,工期約八年,除經費問題外,還可暫時避開太魯閣國家公園、慈濟園區等目前環保爭議較大的地段。目前國工局兩案併陳,已將報告送交環保署。

環保署綜合計畫處表示,已收到交通部國工局補充後的差異分析資料,將再安排新任環評委員針對其報告進行初審、看是否妥適,必要時也會安排委員到現場勘查。

蘇花高預訂路線全長八十六公里,蘇澳至崇德段約六十公里,其中經過十一處主要斷層,但目前隧道工程技術已可克服地質安全性影響。

國工局發言人曾大仁表示,分段闢建會影響的主要是土方清運問題,為維持棄土不外流目標,原本要用於崇德服務區與新城段路堤的土方,在分段闢建後,會由蘇澳、南澳兩處服務區分攤,仍不會外流。

曾大仁也指出,如採分段闢建,將為花蓮地區帶來車流人潮;估計至民國一百一十四年,花蓮當地平面道路會出現交通瓶頸,不管是接續闢建蘇花高平原段,或闢建花蓮當地外環道系統,花蓮地方也都應未雨綢繆規劃下一步因應之道。

除了闢建蘇花高,公路總局也曾試圖提昇蘇花公路品質,但要將全線兩百一十處彎道改善至行車速度可維持在時速六十公里以上,經費高達八百三十億,施工期間將造成嚴重衝擊,可行性並不高。

交通部長蔡堆表示,分段闢建只是選項之一,最理想的狀況,就是山區段動工三、五年後,各界對平原段的闢建也能有共識,如此,蘇花高對花蓮當地道路的交通衝擊就可解決。

環團質疑 無助花蓮發展

台灣環保聯盟會長徐光蓉則表示,國工局必須說明清楚蘇花高分段闢建和原本的路段規劃有何不同?環評差異分析報告中須完整提出全段路線影響、不能只有分段路線資料。環保聯盟花蓮分會會長鍾寶珠說,渭水高通車並未真的為宜蘭休閒產業帶來利多,未來如果台北、花蓮也能1日往返,觀光客怎會留下來?分段闢建的思考並未考量花蓮當地發展。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研究所教授夏禹九提醒政府,反對闢建蘇花高的意見,不全然著眼於環保,闢建蘇花高對花蓮未來發展並無幫助,才是問題根源。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