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傑生編譯報導)當你到急診室掛急診時,也許會碰到人滿為患的景象。大排長龍等待掛號和解釋症狀可是一大折騰。 為了解決急診室患者等待的時間,並幫助醫院找到需要馬上診治的患者,美國一些醫院開始實施急診自助報到亭(computer kiosks),預料未來將會大量普及。
據美聯社報導,急診室也許是您認為最不可能要自己動手報到的地方。但是在美國的帕克蘭(Parkland)紀念醫院設有三個自助電腦報到亭,其它幾家醫院的急診室也陸續跟進。急診自助報到亭就像機場的自助劃位機,或是大眾捷運系統的自助購票機般,患者在報到亭大約花費八分鐘,使用觸摸式螢幕輸入他們的名字、年齡,和其它個人資訊。電腦會展示給患者一份病痛名單來選擇,像是「疼痛」或「發燒與/或者寒顫」,和身體各部位的名單來指出哪裡不舒服。 一旦患者的問題被輸入系統,它會很快出現在護士看得到的螢幕上。那些有胸口痛、中風症狀或其它令人擔心的症狀的人會優先被診察。
真正的急診病例,例如有嚴重傷害的槍傷或者車禍受害者仍然是匆促地衝進來治療。但像一些擔心手和腳麻木的糖尿病患者,藉由電腦來登錄掛號就非常方便。 除了提供患者更多隱私之外,報到亭可以幫助護士辨認出最迫切的個案,協助護士找到需要馬上診察的病人。
美國急診醫師協會(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的會長布萊恩‧基頓(Brian Keaton)博士說道:「如果人們能坐下而不是站在一條長隊伍裡,那是很好的。」 先前是由護士為患者報到測量他們的生命現象如血壓、心跳等,而急診室裡排的隊伍就越來越長,病患的挫折感也越來越升高。 產業研究企業嘉納公司(Gartner Inc.)的研究部主任約翰・拉弗拉克(John Lovelock)說:「患者們一開始可能會猶豫使用報到亭,但重覆到急診室的病患就會了解它們會節省時間。 我認為大眾絕對已準備好接受這個改變。」
患者的反應如何?有些患者喜歡,有些人不喜歡。喜歡的人覺得方便,可以縮短站著排隊等待的時間;不喜歡的患者覺得電腦報到亭很「古怪」,有點兒不人性化。
對於醫院而言,設置自助報到亭縮短了報到的時間只處理了問題的一部分。對較輕微症狀的病人,即使電腦報到亭也無法讓他們不用在急診室的候診室裡「等待」。經常需要等兩三個小時才有護士來測量他們的血壓、心跳,而要看到醫生得等更久。 設法改進在急診室整體的等待時間是所以醫院還要再努力的地方。(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