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老虎机线上

傳統教育方法——在嚴和慈之間平衡

于珊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7日訊】前一陣聽一位西人朋友抱怨,說自己的兒子在學校非常淘氣,在學習上也表現不好。回家對兒子兇一些吧,他就更叛逆,還威脅說如果挨揍了他就會去叫警察(在西方社會,打孩子確實會招來警察的)。如果對兒子繼續聽之任之吧,眼看他在外面越來越不像話下去,也不是個辦法。看這個朋友恨得牙癢癢的樣子,讓人感覺其實西方人和中國人在面對孩子淘氣時是一樣生氣的。這生氣的程度讓人想起中國古裝劇裡面一個父親大喝一聲「拿家法來!」然後把兒子綁在長凳上一頓好打。我頗為同情那位朋友。我的孩子雖然在別人眼中已經屬於非常乖了,不像那位朋友的孩子那麼淘氣,但是,當我孩子也有不聽話的時候,我也常常情緒很壞。

這天我在網上查看到了一位明朝皇后對教育方法的論述,原來中國人傳統的教育方式也並不是只有「棍棒」,就像西方人的教育也並不只是像《成長的煩惱》裡面那樣像朋友一樣談談心那麼簡單。教育孩子,就等於是參與規範一個人的人格,真是個軟硬功夫。

明仁孝文皇后徐氏在《內訓‧母儀章》裡說:「孔子曰:『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所以為教不出閨門,以訓其子者也。教之者,導之以德義,養之以廉遜,率之以勤儉,本之以慈愛,臨之以嚴格,以立其身,以成其德。慈愛不至於姑息,嚴恪不至於傷恩。傷恩則離,姑息則縱,而教不行矣。」

原來,做母親的是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把道德逐漸的教給子女。即使古代婦女不出家門,也能教育好孩子。而孩子心中有了道理,出門也不會學壞了。拿什麼來教呢?用道德義理來引導孩子,用謙遜廉潔的品德來培養孩子,用勤儉來給孩子做表率,本著慈愛來對待孩子,用嚴格來管理孩子,用這些教育來使孩子在社會上有立足的根本,來成就孩子的道德。慈愛卻不讓它達到姑息的地步,嚴格卻不讓它達到傷害仁善的地步。如果傷害到了仁善,孩子就遠離你了。如果姑息,孩子就放縱自己了。那麼這樣一來,教育就沒法繼續下去。

看來,對待孩子,家長在兩頭都不能走極端。家長要先能夠控制自己,看到自己做法上有無偏頗。慈愛和嚴格都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的目的是把正統的道理真正的教給孩子,讓孩子接受,這才是為人父母的對孩子的真正意義。而在要求孩子的同時,家長也能看到自己在做人方面還有哪些欠缺,從而改正自己。這其實同樣也是提高家長自己的修養的一門藝術,如果做好了,過程中孩子和家長都能受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世說新語記載一則陶母教子的故事:陶侃年輕時做了官,專門管理漁場。有一次,他用壇子裝滿乾魚送回家,以此孝敬母親。
  • 看看先秦時期,較為單純的人際關係和簡單的社會結構下,女子是如何扮演好母親的角色的,除了耳熟能詳的「孟母三遷」和她「斷機教子」的故事之外,還流傳著這麼一樁動人的<田母誡子>故事:
  • 誰都知道,「成功」的背後總有一雙「推手」,而這「推手」卻有多種不同的樣貌,在古代,大半以「母親」居多。雖然那時「女子無才便是德」,雖然當時農業社會的婦女,大半目不識丁,可是在那種道德標準極高的環境裏,在嚴格心法約束下的要求中,一點都不影響她們持家教子、敦親睦鄰、侍奉翁姑……等的操守。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 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