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人物】北宋天才畫家 郭熙

阿哲;圖:志清
font print 人氣: 62
【字號】    
   標籤: tags: , , ,

郭熙是北宋山水畫家,曾任圖畫院藝學,世稱「郭河陽」。年少時就一心向道,學習吐納之法,經常雲遊在外。家族中並無擅長繪畫之人,大概是天賦加上後天的經歷,使他成為無師自通的天才畫家。

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

郭熙崇尚儒家的文人思想,主張詩畫合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

他認為創作應親身體驗山水之美,才能畫出生動自然的作品,並且表示山水畫要可以觀、可以遊、可以居,才稱得上是好的作品,意即:一看這張畫就發生了興趣,接著想去那裡遊玩,然後又想這麼好的地方,如果能住在那裡該有多好啊!

蘇東坡有詩云:「玉堂對臥郭熙畫,發興已有青林間。」由此可見,其作品確實能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受。

神宗好熙筆

他早期的作品多精緻細巧,後來刻意摹擬前人的畫,逐漸深入堂奧,自成一家,無論構圖、筆法,都獨步一時。除擅卷軸畫之外,他也精於壁畫,曾在京師的宮殿和寺廟繪製大型的屏風畫與壁畫。

宋神宗很賞識他的畫,宮中掛了許多他的作品,有「神宗好熙筆」之說。此外,朝廷許多部門也掛有他的畫作,蘇軾詩云:「玉堂晝掩春日閑,中有郭熙畫春山。」即是指當時學士院玉堂中掛的《春江曉景》圖。

一掃畫壇頹風

他認為畫家除了技巧之外,還要注重內在的修養,主張不懷利欲、不畏權勢,以寬暢、悅適及純真的心情作畫,才能把美好的事物忠實的表現出來。

郭熙將自己繪畫的經驗,寫成山水訓、畫意、畫訣、畫題四篇著作,並且提出高遠、深遠、平遠等「三遠法」理論。高遠是由下往上看;深遠是俯瞰;平遠是地平線的遠方看,透過這些設計,他成功展現了北方山水氣象萬千的景象。

他的理論經他兒子郭思的整理和補充之後,題名為「林泉高致集」。這是一部藝壇不朽的名作,針對當時畫壇的弊端提出批評,並提出作畫應有的技巧與主張,一掃當時因循苟且、千篇一律的畫壇頹風,對後學有很大的啟迪作用。@*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劉羅鍋原名劉墉,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生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其實「劉羅鍋」的叫法是嘉慶時候傳開來的,當時劉墉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走起路來背也駝了,嘉慶皇帝便開玩笑稱其為劉駝子,才漸漸有了「劉羅鍋」的叫法。
  • 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大將軍,他率軍征戰時,守必固、攻必取,連強大的秦國都懼怕他三分。
  • 王猛是東晉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所處的時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動亂的時期。那時東晉偏安江南,北方陷於十六國紛爭之中,在這硝煙瀰漫的歷史舞台上,他出將入相,演出了一幕幕有聲有色的歷史劇。
  • 漢朝開國名將──韓信,是平民出身的英雄,也是中國軍事史上,一位絕代的奇葩。天地間似有一股邪惡勢力或者說命運也好,百般阻撓韓信,讓他在一生中遭受許多異於常人的苦難折磨,但韓信都能愈挫愈勇,百折不撓,甚至因此留下千古傳頌的佳言懿行,做為後世榜樣。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兩句話可大有來歷,出自皇帝宋真宗在《勵學篇》中的詩句。宋朝人崇尚文化、尊重知識,連皇帝為讀書代言呢!那麼,皇帝的話準不準呢,看看宋朝宋祁兄弟的故事就知道啦!
  • 在元曲領域,最有趣的作家組合莫過於「酸甜樂府」。一個喜食酸而號酸齋,一個好甜食而號甜齋,恰巧又都擅長散曲創作,因而後人習慣將二人合稱。多姿多彩的元曲,就這樣增添了幾分酸酸甜甜的奇妙滋味。
  • 宋朝是個風流儒雅、詩情畫意的時代,文人輩出,也留下了許多文壇佳話。有「紅杏尚書」之稱的宋祁,因為兩首詩詞,竟然決定了他傳奇的命運!
  • 元曲界有一句名言:「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1]說的是元代後期兩位以散曲留芳後世的大作家,「喬」即喬吉,「張」便是張可久了。
  • 俗語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文學藝術領域,要想評選出個名次或是第一人,都是極為困難的事情。比如元曲四大家的甄選,在歷史上就爭議頗多。不過對於誰是元曲作家中的魁首,大抵無異議,此人正是譽滿天下的關漢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