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平博靠谱吗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shouye
古典散文

【古文觀止】清 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

【大紀元10月19日訊】(本文藉記鳴機夜課圖這一幅畫的由來,敘述母親一生的行誼,以便向人乞求詩文,表彰自己的母親。雖然標題為「記」,實等於一篇母親的略傳。)

吾母姓鍾氏,名令嘉,字守箴,出南昌名族,行九。幼與諸兄從先祖滋生公讀書。十八歸先府君。時府君年四十餘,任俠好客,樂施與,散數千金,囊篋(音:切)蕭然,賓從輒滿座。吾母脫簪珥(音:耳),治酒漿,盤罍間未嘗有儉色。越二載,生銓,家益落,歷困苦窮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無愁蹙狀;戚黨人爭賢之。府君由是得復遊燕、趙間,而歸吾母及銓,寄食外祖家。

銓四齡,母日授四子書數句。苦兒幼不能執筆,乃鏤竹枝為絲斷之,詰(音:節)屈作波磔(音:折)點畫,合而成字,抱銓坐膝上教之。既識,即拆去。日訓十字。明日令銓持竹絲合所識字,無誤乃已。至六齡,始令執筆學書。

先外祖家素不潤,歷年饑大凶,益窘乏;時銓及小奴衣服冠履,皆出於母。母工纂繡組織,凡所為女紅(音:工),令小奴攜於市,人輒爭購之;以是銓及小奴,無襤褸(音:蘭呂)狀。

先外祖長身白髯(音:人),喜飲酒。酒酣,輒大聲吟所作詩,令吾母指其疵(音:雌)。母每指一字,先外祖滿引一觥(音:工);數指之後,乃陶然捋(音:垃)鬚大笑,舉觴自呼曰:「不意阿丈乃有此女!」既而摩銓頂曰:「好兒子!爾他日何以報爾母?」銓穉(音:至),不能答,投母懷,淚涔涔(音:岑)下;母亦抱兒而悲。簷風几燭,若愀(音:巧)然助人以哀者。

記母教銓時,組紃(音:尋)績紡之具,畢置左右;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讀(音:豆),咿唔之聲,與軋軋(音:訝)相間。兒怠,則少加夏楚;旋復持兒泣曰:「兒及此不學,我何以見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於床,擁被覆雙足,解衣以胸溫兒背,共銓朗誦之。讀倦,睡母懷;俄而母搖銓曰:「可以醒矣!」銓張目視母面,淚方縱橫落,銓亦泣。少間,復令讀,雞鳴臥焉。諸姨嘗謂母曰:「妹,一兒也。何苦乃爾!」對曰:「子眾可矣,兒一不肖,妹何託焉?」

庚戌,外祖母病且篤,母侍之,凡湯藥飲食,必親嘗之而後進;歷四十晝夜無倦容。外祖母瀕危,泣曰:「女本弱,今勞瘁過諸兄,憊矣。他日婿歸,為我言:『我死無恨,恨不見女子成立;其善誘之!』」語訖而卒。母哀毀骨立,水漿不入口者七日。閭黨姻婭(音:訝),一時咸以孝女稱,至今弗衰也。

銓九齡,母授以禮記、周易、毛詩,皆成誦,暇更錄唐、宋人詩,教之為吟哦(音:額)聲。母與銓皆弱而多病;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少痊,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母有病,銓則坐枕側不去;母視銓,輒無言而悲,銓亦淒楚依戀。嘗問曰:「母有憂乎?」曰:「然。」「然則何以解憂?」曰:「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矣。」銓誦聲琅琅然,爭藥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銓即持書誦於側,而病輒能愈。

十歲,父歸;越一載,復攜母及銓,偕遊燕、秦、魏、齊、梁、吳、楚間。先府君苟有過,母必正言婉規;或怒不聽,則屏息,俟怒少解,復力爭之,聽而後止。先府君每決大獄,母輒攜兒立席前,曰:「幸以此兒為念!」府君數頷(音:漢)之。先府君在客邸,督銓學甚急,稍怠,即怒而棄之,數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音:撲)之,令跪讀至熟乃已,未嘗倦也。銓故不能荒於嬉,而母教亦以是益嚴。

又十載歸,卜居於鄱陽,銓年且二十。明年娶婦張氏,母女視之,訓以紡績織紝事,一如教兒時。銓年二十有二歲,未嘗去母前;以應童子試,歸鉛山,母略無離別可憐之色。旋補弟子員,明年丁卯,食廩餼(音:細)。秋,薦於鄉;歸拜母,母色喜,依膝下廿日,遂北行。母念兒,輒有詩,未一寄也。明年落第,九月歸。十二月,先府君即世;母哭瀕死者十餘次;自為文祭之,凡百餘言,樸婉沈痛,聞者無親疏老幼,皆嗚咽失聲。時行年四十有三也。

己巳,有南昌老畫師遊鄱陽,八十餘,白髮垂耳,能圖人狀貌,銓延之為母寫小像。因以位置景物請於母,且問:「母何以行樂,當圖之以為娛」。母愀然曰:「鳴呼!自為蔣氏婦,常以不及奉舅姑盤匜(音:宜)為恨;而處憂患哀慟聞數十年:凡哭父、哭母、哭兒、哭女夭折,今且哭夫矣;未亡人欠一死耳!何樂為!」銓跪曰:「雖然,母志有樂得未致者,請寄斯圖也,可乎?」母曰:「苟吾兒及新婦能習於勤,不亦可乎?嗚機夜課,老婦之願足矣;樂何有焉!」

銓於是退而語畫士,乃圖秋夜之景:虛堂四敞,一燈熒熒,高梧蕭疏,影落簷際。堂中列一機,吾母坐而織之,婦執紡車坐母側。簷底橫列一几,剪燭自照,憑畫欄而讀者,則銓也。階下假山一,砌花盆蘭,婀娜相倚,動搖於微風涼月中。其童子蹲樹根捕促織為戲,及垂短髮持羽扇煮茶石上者,則奴子阿童,小婢阿昭。

圖成,母視之而歡。銓謹按吾母生平勤勞,為之略,以進求諸大人先生之立言而與人為善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釋】

行九:排行第九。

先府君:先父。

任俠:尚氣節有擔當而樂於助人。

囊篋蕭然:口袋、箱篋裡空無一物。比喻家貧。囊,口袋、袋子。篋,放東西的箱子。

簪珥:髮簪與耳飾,皆婦女首飾。

罍:古代一種盛酒或水的容器。外形像壺,小口、兩耳、深腹、有蓋,表面並刻有雲雷紋形為飾。

愁蹙:愁眉不展的樣子。

寄食:倚賴他人生活。

四子書:一稱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詰屈:字勢彎曲的形狀。

波磔點畫:書法的各種筆畫。左撇為波;右捺磔;用筆著紙一起叫點;橫筆叫畫。

不潤:不富有。

纂繡組織:即編織刺繡等女子的物事。

襤褸:衣服破爛的樣子。襤,破舊不堪的。褸,衣服破敝。

髯:兩頰上的鬍鬚。

疵:缺點。

觥:用兕牛角製成的飲酒器物。

阿丈:作者外公自稱,如說「老夫」。

愀然:憂愁的樣子。

組紃績紡:組,織帶。紃,用彩色絲線編成的圓形繩帶。績,績麻。紡,紡紗。

句讀:古人指文章休止和停頓處。文中語意完足的稱為「句」,語意未完而可稍停頓的稱為「讀」。

咿唔:讀書聲。

軋軋:紡織機聲。

夏楚:夏,即價樹;楚,即荊樹。古時教者多用這二種木頭作戒尺,用以懲罰犯規的學生。在此作鞭打、體罰之意。

女子:汝子;你的兒子。

哀銷骨立:形容悲哀逾常而肌體瘦損的樣子。

閭黨姻婭:黨,鄉黨。古代以二十五家為閭,五百家為黨。女婿的父親稱姻,兩婿互稱曰婭。閭黨姻婭為鄉里親戚的泛稱。

爭藥鼎沸:意即讀書聲琅琅,與藥鼎煮沸聲爭響。

頷:微微點頭,表示應允的意思。

扑:擊打。

母女視之:視為自己的女兒。

鉛山:江西省今縣,即作者的家鄉。

食廩餼:廩,穀倉。餼,米糧。舊時科舉,生員歲試列優等者,由政府供給其日常生活所需,稱為食廩餼。

薦於鄉:指考中鄉試為舉人。

落第:應試失敗,未被錄取。

圖人:畫人。

舅姑:婦稱夫的父母。

盤匜:供盥洗的器具,形狀似盤。

熒熒:閃動的樣子。

婀娜:輕盈柔美的樣子。

促織:蟋蟀的別名。

略:略傳 。

【作者簡介】

蔣士銓(1725年-1784年), 江西鉛山人。清代詩人。字心餘,苕生,號藏園,又號清容居士。清乾隆丁丑年進士,任翰林院編修,乾隆稱士銓與彭元瑞兩人「江右兩名士」,與袁枚、趙翼並稱「清初三大家」;工詩及古文,尤長於戲曲。著有忠雅堂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