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新加坡网上投注- 线上博彩全攻略

希望與限制

文/晨晨 攝影/ 芳草
【字號】    
   標籤: tags:

我的外甥長的眉清目秀的,可惜是個先天重度聽障的孩子。但是他有一雙靈巧的手,家中的電器或其它物品故障了,他總能妙手回春的把它恢復原狀,而且每天總是樂呵呵的。

悲觀的人,面對自己的殘缺,也許會怨天尤人、也許會自暴自棄。然而偉大的發明家愛迪天從小就是個耳聾重聽的孩子,必須大聲喊叫才能聽得到。但是愛迪天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缺陷自怨自艾,他反而樂觀的說:「一天二十四小時,有多少聲音是『非聽不可』的?耳聾使我省下許多閒聊的時間,也使我能專心做事!而且大聲喊叫比較不會說謊,我喜歡別人對我大聲說話。」

愛迪天沒有被自己的缺陷給限制住了,反而將它轉化成為更精進的動力。終究成為歷史上偉大的電燈發明家,給後代子孫帶來無限的光明及希望。

我曾經看過一則新聞報導:有個植物人自殺了。說植物人自殺可能用詞不太恰當,大家都知道植物人是「睡眠人」,除了安樂死,不可能有「自殺」的方法。

我們所說的這位對象,是「前植物人」,他是難得的長年昏睡後居然甦醒的例子。這個男孩成為植物人時,只有十九歲,正在念大學,有一位要好的女友。他因為腦溢血,轉成中風,成為了植物人。

在他陷入昏迷時,他的女友沒有放棄他,一直來醫院探望。據報上所載:這時間接近一年。之後是因為病者的母親覺得不應該耽誤女孩子的青春,所以力勸她不要去探視自己的兒子。而女孩離開時,還要求男孩的母親:萬一男孩醒了,一定要通知她。

一年後,男孩居然真的醒了,母親將他接回家中。由於昏睡了一年,身體機能受到影響,肢體似乎退化了,男孩變成了半殘廢,靠輪椅輔助生活。母親為他在親戚開的相片沖洗店找了工作,但是男孩的社交和生活圈縮小,沒有朋友,看不到未來,意志始終十分消沈。

女孩子這時候回頭來找他,而由於男孩的情形,母親認為兩人在一起不會有好結果,再度「為了那個女孩好」,也希望自己的兒子「不要害人」,所以要求兩人分手。

據透露兩人分手後,男孩的意志益發消沈,多次起厭世之語,因此家裡一直擔心他會自殺。終於有一天,男孩接到了同窗好友的喜帖,看到別人能正常的結婚生子,而自己一生無望,於是在自己臥室內割腕而死。而他自殺棄世時,離他甦醒已經七年,他的死實在是令人扼腕。將心比心,就從報上所提供的這些資料,其實也可以推理出許多事情來。

這位母親顯然是有良知有道德的好人,不願意耽誤兒子女友的青春,不願意害別人家女孩子守著自己殘廢的兒子終老。也或者她整個出發點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擔心兒子萬一被女友拋棄後會受不了打擊。

但是,無論哪一種理由,其實都只反證了她對自己兒子的看法,她覺得她的兒子沒有用,不可能有未來,不夠資格與正常人平起平坐。無論是因為愛,還是因為無知,這位母親在他兒子甦醒後所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剝奪他兒子的生機。他醒來後還活了七年,植物人甦醒是多麼大的奇蹟。而這個母親沒有看到奇蹟,只看到限制。她所做的是要他安於這個限制,而不是突破這個限制。

這七年,我認為正是這孩子從掙扎到屈服的過程。他的死等於完全贊同了她母親對他的看法:他沒有未來,他的生命只是個拖累,他沒有資格做正常人能做的事,唯一應當有的生存方式是無聲無息,不要害人的活下去。

我們決無意要懷疑或譴責這母親對孩子的愛。但是忍不住要想:腦痲痺患者孫嘉梁的母親如果也只看到這孩子的限制,那麼孫嘉梁不會成為聯考狀元;日本的「熊寶寶人」乙武洋匡,一生下來就無手無腳,如果他的母親只看到他的限制,那麼他不會成長成這樣富朝氣有幽默感的人。

你把你的子女當成什麼樣的人,他們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你用限制教導他們,他們就會學到限制,你用希望教導他們,他們也會學到永不對自己失望。

為人父母親的家長,請別用自己的想法限制了孩子的未來發展。凋謝了的樹枝也有再萌芽的機會。如果你對孩子懷抱著生機與希望,孩子的潛力將會源源不斷的發揮出來。

「植物人」也有甦醒的一生,坐在輪椅的孩子,有一天也可能會站起來。只要你對孩子有信心,未來的每一天都將是嶄新的一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可愛故事,培養孩子同理心、學會管理情緒 增進情感表達、提升人際關係能力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故事,讓孩子理解自己吃醋的情緒反應,並且詳細解說如何自我調節、加強情緒管理。書中同時詳細運用情境故事,解說各種情緒成因、情緒反應,以及如何因應情緒困擾。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故事,讓孩子理解自己悲傷情緒反應,並詳細解說如何自我調節、加強情緒管理。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 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 鄭板橋在五十二歲時有了一個兒子,叫鄭麟。老來得子,他自然十分喜歡,對孩子的教育他也非常重視,不但注重文化素養,更重視人品道德。
  • 有不少香港人家庭透過BN(O)簽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移居英國,當中家長最為關心的就是教育問題,許多家庭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而選擇移民。移民英國的港爸Gordon Lam,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來到英國讀中學,即將升讀大學,究竟他們需負擔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一家人要怎樣應對龐大的教育支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