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唐 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此文為「永州八記」之第三篇,文字短少精鍊,行文委婉曲折。末段表面上是慶賀西小丘,實則是抒發自己的不幸遭遇。感嘆之意,溢於言表。
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音:股母)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 (音:眼簡),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嶔然 (音:親)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音:皮)) 登於山。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
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問其價。曰:「止四百。」予憐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時同遊,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剷刈(音:意)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迴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瀅瀅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 灃、鎬 (音:浩)、鄠(音:戶)、 杜,則貴遊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夫漁夫,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山:在今湖南零陵縣城西。
尋:沿著。
步:唐朝時,六尺四寸為一步。
鈷鉧潭:鈷鉧,溫器熨斗。鈷鉧潭在今湖南零陵縣西三里中,有小泉,經愚溪入瀟水,以形如熨斗,故名。
湍:水之迴流處。
浚:深。
魚梁:堰時障水而使其中空,以便魚類往來,即今之石橋。
突怒:石突出而若憤怒狀。
偃蹇:此處表示高峻的樣子。
嶔然:石勢聳立。
相累:層層相疊。
衝然:向前的樣子。
角列而上:分立排列著在丘之上方。角列:獸角之列。
羆:野獸名,比熊大,能直立撲抓人,俗稱「人熊」。
籠:概括。
貨而不售:想賣而無人買。
憐而售之:憐其無售而買下。
器用:除草伐木的用具。
剷刈:鏟除剪削。
惡木:無用的木材。
烈:火猛也。
舉:全部。
熙熙然:和悅的樣子。
迴巧:旋轉而奇妙。
效:呈獻。
枕席而臥:枕石席地而臥。
清冷:清和涼爽。
謀:深相交往接觸之意。
瀯瀯:水聲。
悠然而虛者:遠而空虛的,此指丘上之天。
淵然而靜者:深而寂靜的,此指丘下之水。
匝:滿。
旬:十日為一 旬。
異地者二:指鈷鉧潭和小丘。
好事之士:指好遊者。
致之:把它(指小丘)送到……。
灃:水名,在陜西省,源出秦嶺,注入渭河。
鎬:周武王建都之地,稱為「鎬京」,在今陜西長安縣西南。
鄠:在今陜西省今縣。
杜:在今陜西長安縣東南。
陋之:鄙視它。
賈:同「價」。
遭:指「遇合」。在此有獲得賞識之意。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