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五日電)和華人首位諾貝爾獎得主高行健合作「對話與反詰」、「逃亡」、「生死界」等作品的法國馬戲劇場先鋒菲力普‧高達(PhilippeGoudard),在高行健的推薦下,和台灣戲曲學院綜藝團合作演出「漂流馬戲集」;高達希望透過這計畫讓觀眾發現「馬戲的本質」,看見「馬戲表演者的靈魂」。
一年前在高行健的介紹下,高達與戲曲學院綜藝團展開合作交流計畫,並於月前一行六人抵台排練「漂流馬戲集 (Transversal vagabond)」,這項表演將於十七、十八及十九日在戲曲學院中興堂演出。
菲力普‧高達表示,這項計畫的目的在於尋找一種新馬戲劇場的根本概念,以及一個回到本質的馬戲團表演,高超的馬戲團表演三大基本要素包括特技、拋接物品的手技、模仿秀;居無定所的游牧生活;融合各種多元文化的可塑性。
這次是高達第一次到其他國家和當地的年輕藝術家合作,過去多次巡迴各地演出,但是從來沒有真正和當地藝術家合作過,而且為了這次要來到台灣,他集合了一個六人小組,其中包括畫家、技術人員還有音樂創作者,成員當中有人還在法國的大學任職。
一年半前,菲力普‧高達和他的工作夥伴就已開始構想這個演出的文字部分了,他指出,他是一邊敘述著對演出的想像,透過電影腳本的方式將想法用圖像紀錄下來,再反覆討論,最後就成了一個故事文本。
他說,再加上導演、燈光等技術人員,組成了一個團隊,拍了一些片段,十多天前抵達台北,呈現了大約十二分鐘的示範片段,便於讓台灣的藝術家瞭解他們的想法。
這齣「漂流馬戲集 (Transversal vagabond)」,法文原意為「多元遊藝人」,高達的團隊將和八位來自台灣戲曲學院綜藝團的演員合作,六位是馬戲演員,其中有雜耍、小丑、體操,兩位是樂手;演出內容將包括體操、音樂、舞蹈,重點在學習如何和自己的身體工作。
高達強調,他的作品當中,最重要的是觀眾能夠看到演員的內心世界,一般的表演方式他也很喜歡,但是更希望能夠讓觀眾一同探索更深一層的東西。
演出採用環型劇場,觀眾入場時,藝術家們已經在舞台上就定位,表演最初是完全靜默無聲的,然後聲響隨著演員肢體和道具的移動出來,配樂最後才出現;表演中觀眾和表演者之間的距離非常親密,讓觀者幾乎能感受到表演者的呼吸、能量運用以及運動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採用了許多東方的元素,尤其在音樂方面,找來了兩位台灣的音樂家,挑選了二胡和打擊樂等許多不同的東方樂器,採用現代的作曲手法,傳統樂器進行演奏。試圖把來自歐洲的東方想像與在這裡真正所具有的元素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