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逍編譯報導) 據科學日報報導,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新近研究結果顯示,“睏倦、缺覺與各種事故傷害相關”這一普遍認同的理論可能並不成立。
社區家庭醫療醫生丹尼爾‧文森(Daniel Vinson)在對2500名患者所做的調查中採訪了受傷的患者,並將其與相應年齡、性別、受傷部位及受傷時間的對照組進行了比較。患者被問及事故發生時的睏倦情況(是否疲勞、睏倦或昏昏欲睡),患者和參加者還被問及其通常睡眠的質和量,然後,患者被問及事故前24至48小時間他們睡眠的小時數。調查意外發現,聲明自己感覺睏倦的患者並不那麼容易受到事故傷害,聲明過去7天中睡眠良好的患者也不那麼容易受到事故傷害,而聲明在事故前24小時內得到較多睡眠的患者受到傷害的風險則更大。
文森認為,可能是因為感覺睏倦的人會改變其行為。“如果我感覺很累,我可能不會開車,可能不會參加體育運動。如果我們感覺疲勞時改變自己的活動,可能就會降低受到事故傷害的風險。”文森表示,這並不是說人們感覺疲勞時應該去開車,而是表明有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而了解睡眠與事故之間的連係對公共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