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平淡祥和的智慧

貫明
font print 人氣: 4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7日訊】在現實社會中,世人由於受外界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很難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思想情緒。喜怒哀樂愁等七情六慾經常會對人的心態造成干擾,例如遇到喜聞樂見的人或事時,人就感到特別高興;當失去親朋好友時,人就感到特別憂傷;遇到難以理解的人或事時,人則會感到生氣或憤怒等等。一個人如果不能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得與失,他就無法做到心靜如水。擁有大智慧的中國古代思想家諸葛亮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人世間的任何事,只有靜心去做才能達到最佳的狀態,這是因為平淡祥和才是最高的思想境界。

平凡淡泊是一種崇高深遠的智慧。有一份名為《漫畫週刊》的雜誌,為了儘快提高讀者對刊物的熱情和發行量,經過一番策劃之後,曾經推出過一項「征畫活動」。要求所有的應徵作品以《世界的最後時刻》為題,表現在世界即將毀滅的最後時刻,作者或作者的親人們將會幹些甚麼。在限定的日期內,來自世界各地的應徵作品堆積如山。為了獲取高額獎金,所有的應徵者都將自己的想像力發揮到了極致:有的畫面是情侶緊緊地抱在一起,旁邊是喝空了的啤酒瓶;有的畫面是人們將鈔票堆在大街上燃燒;有的畫面則是坐上宇宙飛船匆匆逃離地球……

但是最後獲得10萬美元獎金的是一位家庭主婦,她用鉛筆在一張包裝紙上所畫的畫面是:她自己在廚房洗完碗筷後,正在伸手關緊水管開關,她的丈夫安靜地坐在餐桌旁的地板上,還有兩個小男孩正在做著玩積木的遊戲……評獎委員會對這幅看似平常的作品的評價是:我們震驚於這一家人內心的平靜。他們不為即將到來的東西所誘惑,也不為即將到來的危機所嚇倒,他們理解了世界存在的意義和人生的最高追求。

絢爛之極,歸於平淡。在走上了修煉的道路之後,我在自己的周圍看到了許許多多慈悲祥和的面孔。修煉人在看淡了人世間的名利情之後,以「真、善、忍」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心性的提高,他(她)們心淡如水,遇危難不懼,得譽不驚,受辱不躁,不怒不憂,凡事忍讓,不與世人爭鋒,不追求人世間的名利得失,其超然的氣度與風骨令人敬佩,但是這種氣度和風骨是修煉出來的。他(她)們高尚的精神境界構成了一個個平淡祥和之場,猶如宇宙的光,所到之處照亮著世人的心靈。@(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耳朵微微聽見妳的聲音,那溫和的聲音,就這樣在我耳朵邊迴盪;眼睛漸漸看見妳的笑容,那親切的嘴唇,就這樣在我眼睛裡展開了翅膀。幾年後的我,聽見的是祥和的聲音,不再似有若無;眼前看到的是滿滿的關懷的神情,不再是看似沒有的模糊臉蛋。也許之前沒法看見或聽見妳的辛苦,但現在我看到了,看見了在辛苦中奮鬥,卻又不失美麗的妳。
  • 當一個人在人世間為了個人利益去爭去鬥的時候,就會引起無限的紛爭與怨恨。這些怨恨又會積下無盡的惡緣,在現實社會中產生了數不盡、理不清的是是非非。遠離是非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寬容忍讓,時時刻刻保持一顆慈悲祥和的心態。只要待人謙恭有禮,行事多給別人一份尊重,「得饒人處且饒人」,就不難遠離是非的漩渦。
  • 今天去紐約中國城參加國慶遊行。我們是代表法輪功團體參加這一次遊行。不太記得這是法輪功第幾次在紐約參加這樣的遊行了。從最初一年的拒絕我們的申請,到後來雖然接受我們的申請但把我們的隊伍放在最後,到現在主動邀請我們,走過了長長的路。這本身就記載著大法弟子平靜祥和講真相的歷史。
  • 幾分春分
    幾分雨

    老友
    山茶
    總愛一壺溫柔
    些許淡泊
    些許奢華


  • 「妙造自然」,蘇東坡要求詩文的境界要「絢爛之極歸於平淡。」即不是停留在工藝文學的層次,應提升至表現心靈精神的形而上淡泊悠遠的境界中。
  • 位於桃園巨蛋對面、今年6月底才正式開幕的希臘地中海餐飲主題會館,地中海藍白色系與渾圓拱門修邊的設計,讓店內充滿地中海的優閒浪漫氛圍,捎來愛琴海諸島與世無爭的祥和寧靜。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