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珮華/台北報導〕台灣微軟昨天宣布,微軟在台技術中心(MTC )創造產值大躍進,該技術中心自2004年成立至今,已經創造台幣約46億元的產值,較原先預定的3年30億元超前。而微軟原先規劃今年中成立的軟體中心,則預計延到年底成立。
台灣微軟昨天舉辦年度記者會,揭示微軟在台灣多座技術中心的發展進度。微軟大中華區區域總裁黃存義(見圖,記者王珮華攝 )表示,微軟技術中心除協助合作夥伴開發出59個解決方案,創造出27.5億元的產值外,還與八所大學合作,並推動RFID技術聯盟,合計產值已經超過46億元,超前原先進度五成以上。
黃存義也透露,微軟在台另一Windows多媒體技術中心,目前也協助國內數位相機業者,導入微軟下一世代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技術,希望為國內數位相機合作夥伴創造500億元的產值效益。
微軟2002年遭公平會裁定涉及壟斷,未久就提出成立.net技術中心的計畫,後來微軟於2004年9月又成立技術中心,承諾在三年內投資5.5億元,開發100種軟體解決方案;該技術中心下設RFID卓越中心,據稱投資額達一億元,最近一次成立的Windows多媒體技術中心,投資額約1.7億元。
除廣設技術中心外,微軟也努力修補與立法委員的關係。根據媒體報導,台灣網際網路協會日前招待多位立委前往微軟美國總部參訪,而微軟就是該協會會員之一,引起諸多聯想。
由於立法院去年審查預算時,通過要求行政部門刪減25%購買微軟產品的預算,微軟積極拉攏政府關係,無非是希望政府與立院的認同,不要在審明年度預算時再砍採購微軟產品的預算。
資訊外商紛來台設研發中心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台灣資訊廠商代工實力已是全球之最,資訊外商近年來陸續在台設立大型研發中心,目前台灣IBM在台灣共有PC伺服器研發中心、軟體研發中心、生物資訊研發中心、行動電子商務研發中心四個大型重要研發中心,惠普則在2002年設立亞太地區唯一的產品發展中心(Product Development Center,PDC ),藉此和代工夥伴進行緊密無時差合作。
台灣IBM表示,IBM在台設置的四個研發中心,預計未來數年內可創造高達數百億元的產值,至於跨國企業在台灣設立研發單位,主要著眼點在於利用當地的優勢,與台灣ODM廠商有更緊密的互動,可以縮短生產時程,對於本土企業的積極意義則在於可藉此強化本身創新研發能力,繼續保有國際品牌大廠的訂單。以PC伺服器研發中心為例,部分研發人員直接來自美國總部的實驗室,對於台灣業者的技術提升,有不小的助益。
至於惠普設置了產品發展中心,惠普表示,過去惠普產品開發工作的研發設計與製造生產分隔在美國和台灣兩地,不少時間浪費在遠距往返與溝通工作,PDC成立後,直接與台灣代工廠商合作,從產品最初期的規劃與市場需求,直到設計、製造、測試,全部都在台灣進行,大幅縮短開發時程、加速產品上市時間,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其中,研發時間可以縮短50%,效率增加40%。
惠普認為,在台灣資訊廠商陸續將生產基地外移之下,台灣資訊產業面臨轉型的階段,過去,台灣只是單純接單、代工OEM的角色,目前在產業的價值鏈上,更上一層樓,成為外商的設計與開發夥伴。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