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日電)衛生署舉辦第八屆台北國際愛滋病研討會,各縣市及醫界、愛滋團體今天報告藥癮愛滋減害成果及挑戰,醫界和愛滋扶助社團熱烈討論,美中不足的是,缺乏毒癮戒治團體的參與,大部分的毒癮戒治團體沒有能力或意願收容愛滋毒癮者。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指出,近期新發生的愛滋感染者有八成是藥癮者,顯示愛滋病毒散佈到藥癮群體時,疫情升溫;為此,衛生署在四縣市試辦近一年的愛滋減害計畫,包括清潔針具交換及「美沙冬」藥物替代療法,今年七月擴大到全部縣市辦理。
在試辦的縣市中,台南縣的經驗顯示,愛滋減害計畫,確實能幫助毒癮者減少毒害,及減少共用針具造成 的愛滋病毒傳播。
台灣有六十萬個毒癮者,其中十萬人染有愛滋,減害計畫擴大辦理,但是在不同縣市面臨不同的挑戰,包括針具交換地點的最適設置,美沙冬替代療法的回診率最高僅七成、替代療法的醫療費用負擔、司法單位的襄助等。
天主教露德協會志工徐森杰指出,藥癮愛滋感染者 首要面對的是毒藥物成癮,目前的情況是單純的成癮者 要自費戒毒,只有愛滋藥癮者才能獲得政府經費補助接 受「美沙冬」的門診治療,而且在指定醫院之外的醫療 機構也不收治這些病人。
徐森杰認為,毒品難戒,許多宗教性質的毒癮戒治 團體主張「戒毒」,不能接受「減害」的觀念,毒癮戒 治團體本身就有一長串等待收容的毒癮者,多數沒有多 餘空間也沒有意願收容愛滋毒癮者,目前只有「晨曦會」收容毒癮愛滋感染者,但是「晨曦會」不使用藥物。
他說,也許司法單位可以從緩起訴處分金中,撥出一部分幫忙毒癮者戒毒或減害,才能減少愛滋在毒癮者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