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看問題/謀和求和 看清北京真面目吧!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中共挖台灣邦交國查德,引起朝野政黨如何因應外交困局的論辯,執政黨主張以拒絕陳雲林來訪做為報復,在野黨則建議簽署暫行架構以改善兩岸關係,台灣以小事大,究竟什麼才是弱者的生存之道?

無疑,這是一個測試領導判斷與能力的最佳機會。

長期以來,台灣與中國的關係該如何走出內戰遺緒建立健康的和平坦途?一直像平行不相交的兩條思維線,相互激烈撞擊後,仍得不出共識,甚至演成內耗的導火線,撕裂了這個國家的凝聚力。

排除若干人的民族情感,純粹就台灣要怎麼有尊嚴地活下去這個現實問題出發,斷交事件背後的中共零和立場,應該是毋庸再鬥嘴了;基於一個中國、台灣為中國一部分的「鐵律」,台灣是不被允許擁有自己的外交空間的,除非台灣同意前述前提,並且獲得中共批准。

馬英九的暫行架構,不論如何脫胎於李侃如的三十、五十年和平協定,其一廂情願的想法都是透過談判,希望讓兩岸在軍事、外交上取得「不獨不武」各退一步的妥協,問題是,它的實踐性有多少?

暫行架構想要簽得成,必然是在「一中」屋頂之下,否則軍經實力懸殊的中共毫無理由以此限縮其主動權,一旦台灣點頭入甕,立即將進入準香港模式,開始走向被接收的終局,則台灣不要說自喪主體性,未來進一步維護權益談判籌碼都沒了。

台灣固然不應草螟弄雞公,但是不能自掘墳墓地以為謀和就可求和,若此邏輯成立,則還需要國防幹什麼?還談什麼毒蠍戰略?乾脆停編所有軍事預算,全面裁軍、自動繳械以示誠服,這不是更安全嗎?

正在爭取重新執政的國民黨,有必要對這些攸關台灣前途的政策走向好好答題,這個議題的嚴肅性,不是靠演藝噱頭可以閃躲迴避的,它是存亡選擇。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