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每週至少一次 學生9月開跑

各級學校 標準不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胡世澤/台北報導〕台灣學生體耐力普遍欠佳,台北市教育局昨天提出各級學校跑步計畫,自今年9月起,全市30萬名學生每週至少跑步一次,國小依年級不同每週分別跑200至800公尺,希望學生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台灣教育局委由市立體育學校運動教育研究所長林國瑞訂出計畫,林國瑞表示,判斷「體適能」狀況有5項指標,分別是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及身體組成,其中我國學生在心肺功能表現最不理想,透過跑步可全面提升體適能。

依據初步規劃,中小學生每週至少跑步一次,時段訂為早上10時至10時20分,或早上10時10分至10時30分,國小低年級跑200公尺,中年級跑400公尺,高年級跑800公尺,國、高中職男生1600公尺、女生800公尺。

教育局表示,為落實提升學生體適能,該局已完成一份表格,由各校統計實施成效,若學校實施成效良好,行政人員將可獲敘獎,但若未達預訂成效,該局將予以糾正,直到學校落實為止。

至於學生跑得滿身大汗,如何上下一堂課?興華國小校長葉國煇表示,師生一起跑步前,必須先做暖身運動,跑步後做緩和運動,老師再提醒學生用毛巾擦汗、補充水分,若跑步者有心臟病或氣喘病史,最好量力而為。

規畫時段 師生同步

至於上千人的大型學校,無法一起上操場跑步,葉國煇表示,除了課餘時間之外,師生也可分成不同時段,利用晨光時間或其他時段跑步,讓四肢伸展、流流汗,但必須避開中午或飯後時間,並避免學生跑得太累,超過體力負荷。

——————————————————————————–

台灣學生體能 遜

〔自由時報記者胡世澤/台北報導〕市立體育學校運動教育研究所長林國瑞表示,這幾年,學生的體適能普遍下降,隨著9年一貫課程的領域區分,以前每週有3節體育課,現在的「健康與體育領域」只有兩節體育課,小朋友運動的機會更少,體能也相對減弱。

林國瑞表示,依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台灣小學每週體育課80分鐘、國中90分鐘,高中每學期2學分,相對地,美國中小學幾乎每天有體育課,日本3至4堂課,中國少者有3堂,台灣中小學生體育課時數少於美、日。

林國瑞表示,台灣國中小學生不但要上國語課,還要兼顧英語、鄉土語言,自然、社會、數學等課程也少不了,體育課相對地被擠壓,尤其在國三、高三階段,因拚升學考試,體育課常被挪用。

除了體育課不如其他國家,台灣各級學校學生規律運動的比率,只占22%,先進國家卻高達50%到60%,教育部調查發現,15歲以上人口,平日休閒以看電視為主,平均每日為2小時19分,休息、放鬆50分鐘,運動卻只有19分鐘。

學生體適能部分,台灣不論男女學生,跑步、立定跳遠、坐姿前彎、仰臥起坐等體適能,都輸給日本、加拿大、中國的學生,心肺耐力項目落後很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