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郵政
【大紀元8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麗珠/台北報導〕美國停止升息後,國內債市殖利率反映國際利率走勢而下跌,讓亟欲拉抬債市利率的央行相當懊惱,尤其,債券部位龐大的中華郵政屢遭央行點名為壓低債市利率的始作俑者;對此,中華郵政表達擔任中央公債主要交易商的意願,肩負政策任務。
央行昨日發佈修正「公開市場操作指定交易商實施要點」,增訂中華郵政可申請中央公債主要交易商,引起債市的揣測。債市交易商解讀為,中華郵政債券部位龐大,手中握有的公債部位高居第一名,每每一個小動作,就會引起債市利率波動,更是讓債市利率難以上揚的主因。
尤其近幾次的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當外界問及債市殖利率變化時,央行總裁彭淮南總是點名中華郵政等四家主力券商鎖住57%公債部位,造成債市殖利率下跌。央行為拉抬債市利率,今年以來積極標售長天期定存單,沖銷市場多餘資金,引領債市利率走高。
但8月8日美國暫時停止升息後,市場預期,我央行仍會在9月份維持升息半碼的政策,國內升息腳步近尾聲卻已是市場共識,央行8月份標售的NCD迅速反映利率趨勢,得標利率遠低於預期,讓央行感到懊惱。
為緩和債市利率的跌勢,央行將中華郵政納入可申請中央公債主要交易商名單之列,一方面擔負債市造市者的角色;一方面也可讓中華郵政不再成為債市的攪局者,可與政策同進同出,上兆元的公債部位操作趨於透明化。
央行官員指出,在資金寬鬆時代,擔任中央公債主要交易商誘因確實較小,但有助於提高市場地位,一旦資金趨緊,主要交易商可以成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對象,資金取得更容易,不一定要透過同業拆款。
債市交易員表示,未來中華郵政債券操作可望與央行貨幣政策趨於一致,上兆元的公債部位操作更為透明化,對債市殖利率有緩跌效果。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