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監獄獄友分享讀書心得

江秀圓
font print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在一次的讀書會裡,書友無意中提及,想到台中監獄和獄友們做讀書心得分享。之前,曾以各種理由多次拒絕,這次卻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答應前往,和中監-台中監獄-獄友做讀書心得分享。

從答應到前往這段期間,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不知如何做分享?自身書讀得未必比他們多?如何去表達自已真正想表達的?終於該來的還是躲不掉。驅車前往途中,朋友鼓勵以平常心、最自然的方式呈現。想到每一位均有過經驗,只有從中去吸收了。

此次分享的書目《心靈小品-感悟人生取與捨》,中監獄友〈義三工讀書會〉因各種因素而進入獄中,所以每一個人的分享方向也不同,有勵志、有悔恨、有向善、更有著為家計不得不如此。

以簡短方式分享他們﹙以編號代替﹚的心得:

4865:做人做事的態度,在兩難問題的判斷抉擇時,常迷失在自我的城堡中,所以人生如探險-中間的努力,誰也不知最後的結果。是故,在發現錯誤時,須有勇於認錯的勇氣,也是給自己多ㄧ點機會。

5559:其錯誤的造成,是因交友不慎,事情的參與未經深思,造成難以彌補的憾事。只有好好捉住自己的目標方向,再多的悔恨也只有化作前進的動力,所以要改變心靈,須由周遭環境做起。

5319:人外在的身體殘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面的殘疾,因此毅力的持續,是艱辛的,為有如芳寶姐所說,記取名人的成功經驗,使劣境轉化為生活的動力。

4826:人生到底可以做些什麼﹖—無限自我。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方寸之間,無窮的資源任我們開採。人不必多計較,放開胸懷、多聽、多看、多想﹗以其放大自己空間。

5462:選擇一條自己想要的人生時,須瞻前顧後,而一般的困惱均由多事惹出來的。取、捨和放下人生的包袱。而酸、甜、苦、辣卻是一生的點綴。

中監義三工的讀書會友們,在感悟人生的取捨間,自是有一番和我不同的感觸。但是,畢竟一次有紀錄的犯錯,在其未來人生的旅途中,會是一些無法預知的困境,而且環境是否能夠改變,心境是否能突破,外界的接受程度是否能看破,在在考驗著他們。

只期望他們出來後,能夠完全捨去過往不是,真正的感悟心靈,開創一條真真正正自己想走的路。@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6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五日電)第一屆副總統原住民女秀才獎學金頒獎典禮今天舉行,副總統呂秀蓮頒獎給十五名獲獎人。呂秀蓮致詞時說,她把得獎者都當成女兒,希望大家每三個月寫一封信或讀書心得給她,兩三年內考上台灣國家考試,在兩千零八年五月十九日她任期屆滿前,都能有特殊的成就。
  • 我在【讀書獨到的方法】這篇文章中,談到曾國藩從他一輩子讀書思考經驗中,總結了四點讀書心得,我另外加上一點,稱之為「為學五法」,當中讀書思考寫作練書法,均是讀書心法之一,透過深入探索弘一大師,更肯定書法其中的奧妙處。
  • 【大紀元4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十三日電)台北市教育局今天舉辦「點燃智慧聖火,萬人閱讀起跑」活動,小朋友閱讀好書,寫下心中的感動,掛在學校圍牆上與人分享。教育局長吳清基表示,學問為濟世之本,勉勵小朋友多讀書,明辨是非,貢獻國家。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