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花蓮水稻一期作後期褐飛蝨密度偏高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一日電)花蓮縣富里鄉和玉里鎮水稻一期作後期褐飛蝨密度偏高,其中在富里鄉局部地區因密度過高,導致部分稻株迅速枯萎的「蝨燒」現象,花蓮農改場今天呼籲農友及早防治褐飛蝨,避免稻作遭到危害。

花蓮農改場指出,經監測發現富里和玉里水稻一期作後期的褐飛蝨密度偏高,在富里鄉局部地區因褐飛蝨密度過高,甚至出現稻株迅速枯萎的蝨燒現象,在玉里鎮也有多處稻田發現褐飛蝨,密度則是多寡不一。

花蓮農改場表示,一期稻作收穫後,因褐飛蝨容易躲藏和棲息於再生稻及落地禾苗,待二期稻作插秧後,會再遷移至秧苗上造成危害,農友應趁早防治褐飛蝨,以避免二期稻作受到危害。

褐飛蝨分佈於東亞、南亞、東南亞、南太平洋諸島和澳洲等地。花蓮農改場指出,褐飛蝨蟲害在台灣並非每年都會造成嚴重危害,依據學者估計,約數年才會大發生一次,當褐飛蝨族群密度低時,會導致稻株黃化影響稔實率,族群密度高時,會導致稻株在短期內迅速枯萎倒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