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淑婷/三峽報導〕板新給水廠在三峽河設攔水堰,攔水供應自來水水廠原水,沒有配套措施,不僅未建魚梯,攔水也導致下游河水枯竭,河床裸露、破壞生態,地方批評水廠拖延多年不肯解決,三峽里長黃宗祥表示,擬串聯其他里長圍廠抗議。廠長趙鏡波表示,水公司與地方設有「管理委員會」溝通平台,不需要採抗議手段,雙方沒有交集。
供水半個台北縣的板新給水廠,原水除來自鳶山堰,也在大豹溪下游的三峽河,設置「三峽河抽水站」,每日約抽取10萬噸原水,遇上颱風期間鳶山堰原水濁度飆升,三峽河原水濁度穩定,更是風災期間的主要原水來源,對板新給水廠十分重要。日前經濟部長黃營杉視察,水廠人員提出在大豹溪上游蚋仔溪,建置儲水設施,改善三峽河抽水站供水有「冬夏落差」的問題。
地方串聯 擬圍廠抗議
重要的三峽河抽水站,在地方卻飽受批判,縣議員蔡黃隆表示,水公司多年前即設堰攔水,卻始終沒有提出配套措施,直到反彈聲四起,才開始規劃,但攔水後下游河段幾乎枯竭,原本的河道只能勉強稱做「水溝」,魚類無法存活,破壞河川生態。
蔡黃隆指出,水公司抽三峽河水賺錢,但因抽水造成的河川損傷,本來就該給地方的回饋金,至今卻未有共識,生態保育工程說了好幾年,也沒見施作,根本就是「拖」字訣,忽視地方聲音。
三峽里長黃宗祥表示,祖師廟長福橋下方三峽河段,原本被稱做「小碧潭」,但上游攔水、下游枯竭,昔日小碧潭風貌幾乎消失,多年來數次反映,從沒受到水公司重視,近日擬串聯里長圍廠抗議。
水廠表示有訴求可溝通
板新給水廠廠長趙鏡波,對「抗議行動」感到無奈,他解釋,攔水堰旁設置有500公尺長的水管,不管豐、枯水期,一定有水往下游放流,且保護生態的魚梯工程,已委託顧問公司設計,與鎮公所間設有管理委員會,等於是溝通平台,地方若有訴求,不需要採用抗議手段。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