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人物系列——文人篇

【風雲人物】曹雪芹與紅樓夢

宇生,圖:又華
font print 人氣: 5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7月28日訊】

一、顯赫的家世

曹雪芹(1716~1763),名霑,字夢阮,號雪芹,祖上本是漢人,很早就入了滿族正白旗的內務府,後因軍功,逐步升為官吏。曾祖父曹璽開始,至曹雪芹的養父曹頫一代,都是擔任江寧織造。康熙皇帝五次到南方巡視,有四次住在他的家裏,由此可見曹家的榮華以及與皇室關系的親密。

曹雪芹的家庭除了是一個百年望族外,還是一個具有文學素養的家庭。他的祖父曹寅是當時著名的藏書家,還會作詩填詞寫劇本。曹家的先世與清王朝的政治經濟都有較密切的關系,又有著文學方面很深的家學淵源,這些都給曹雪芹深刻的影響和薰陶,為他創作《紅樓夢》提供了條件。

二、家道中落

青年時代的曹雪芹才華出眾,能詩能文,嗜酒狷狂,繪畫也很有名氣。雍正即位後,為打擊康熙的舊臣,曹氏被抄家,於是他們全家被逼遷往北京。原本過著「錦衣紈袴」生活的曹雪芹,就此家道急遽衰落。當時,有人請他到皇宮書院裡當畫師,收入豐厚。但曹雪芹窮而有志,寧肯過苦日子,也不願去侍候達官貴人。後來他在一所貴族子弟學校任職。在這裡他結識了敦誠、敦敏兄弟,成了終生的好友。

曹雪芹晚年搬到香山臥佛寺附近的一個山村裡居住,過著「瓦灶繩床」、「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貧困生活。他愛喝酒,卻沒錢買,於是便賒酒喝,待賣了畫再還錢。但是曹雪芹說此「並不足妨我襟懷」,在落魄的生活中,他仍然堅持寫作《紅樓夢》。

三、創作世界巨著《紅樓夢》

《紅樓夢》卷首有曹雪芹自題詩兩句曰:「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這部巨著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全書尚未完稿。後來他的兒子因得痘疹死了,他因愛子夭折悲傷過度而一病不起,就在除夕這一天,當別人歡歡喜喜過新年的時候,他卻悄悄「淚盡而逝」,終年還不到五十歲。

《紅樓夢》不但歌頌了賈寶玉、林黛玉對美好愛情的勇敢追求,實際上是曹雪芹對整個封建統治階級作了無情的鞭韃。有人說,《紅樓夢》是一部自傳體小說。這話也並非毫無根據。因為曹雪芹在《紅樓夢》開卷回答「書中所記何人何事」這一問題時,明白地說是寫自己「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把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

可見,在賈寶玉這個人物形象中,或多或少也留下了作者的故事。《紅樓夢》來源於現實生活、又高於現實生活,其真實是藝術的生命,也是《紅樓夢》光輝藝術成就的基礎。它不但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更是世界文壇上公認的文學名著,並有「紅學」之稱。@*(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人都知道,蘇東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史上佔有不可磨滅的地位。然而寫文章行雲流水的他,更有一悲天憫人的胸懷,他不畏強權,勇於為民喉舌。
  • 諸葛亮字孔明、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琅邪陽都人、身長有八尺、氣宇軒昂、人稱「臥龍」,隱居於龍中,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青書生。在三國演義裡,他不但能呼風喚雨,又深諳奇門遁甲,劉備三顧茅廬,好不容易的請出這位「臥龍」之稱的奇士高人,也是一連串高潮迭起故事的開端。
  • 丁寶楨清朝名臣,在山東、四川任官二十年內,曾三次被革職留任,但他仍不畏強權,不趨炎附勢,敢做敢當,堅持正義,為民造福。
  • 沈括,字存中,生於宋仁宗天聖九年,浙江錢塘人,父親經科考中進士,當了地方官,沈括自幼隨父親遊歷四川、福建、河南、江蘇等地, 耳濡目染之下,對各地政經頗為瞭解;二十一歲時,父親去世,他守喪二年後,以父蔭當上沭陽縣主簿,因治理沭水水患有功,不久便升為江蘇省宣州寧國縣縣官,後又調任河南宛丘縣,沈括利用餘暇潛心於醫學及音律的研究,在宋仁宗嘉祐六年完全了「樂論」一書。
  • 「不成功,便成仁!」是一種壯烈的胸懷!勇敢的樂運毅然「抬棺進諫」,雖然差一點喪命,但終究把皇帝點醒了。
  • 屈原,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代楚人。他出生貴族,文筆、膽識兼具,對國家更是一片赤忱。可惜不被楚王重用,再加上權臣靳尚等人排擠、毀謗,因此仕途多舛,二次被放逐。
  • 伏波將軍馬援,是幫東漢光武帝打天下的名將之一。據史書記載,馬援像貌十分俊美,他還有許多名句流傳於世,如「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及著名之《誡兄子嚴敦書》家訓中的「畫虎不成反類犬」等,都是勵志名言也是為人處事的寶典。
  • 李誡,字明仲,曾經擔任北宋的將作監,先後從事建築營造管理十餘年,並且主持過五王邸、辟雍、朱雀門、尚書省等十餘項重大的工程。他的代表作《營造法式》是一本中國古代最完整的建築專著,對中國後代的建築營造有極大的貢獻。
  • 朱耷生於1625年,又名「雪箇」,自號八大山人。本是明朝的貴族,祖父、父親都是畫家。因此朱耷從小就受到藝術陶冶。他天賦異秉,八歲能作詩,十一歲能畫青綠山水,少時能懸腕寫米家小楷。弱冠為諸生,一生以主要的精力從事繪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