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
中醫認為「肝膽一家」,因此膽結石的病患無論在症狀或治療上,都與肝病有關。在《黃帝內經.素問》第八篇提到,人體幾個重要器官的強弱,最後都取決於膽。因此唯有營養均衡、消化系統良好,身體健康了,膽的功能才會健全。
膽結石的病患在臨床上,輕則出現眼角膜或鞏膜有黃疸,有時也伴隨著口苦咽乾、睡覺多夢、胸悶、便秘或腹瀉、尿液呈咖啡色、皮膚搔癢等症狀,有時還會出現嘔吐、拉白屎等,相當擾人。
以我的經驗來看,膽結石並沒有年齡、體質與性別之分。《內經》上說「風為百病之長」,也就明白指出風邪(也就是感冒)是誘發多種疾病的主因,其中也包括膽結石。
一般認為,每個人都有膽結石,如果過度疲勞,或肝氣鬱結、情緒過度壓抑、飲食過於油膩,都可能造成膽結石發作;至於有無疼痛,與結石的形狀有關。
中醫療法上,目前以大、小柴胡為主的柴胡疏肝湯,加減退黃藥物如茵陳蒿湯,以及化石藥物如化石草、金錢草、車前子、石韋、雞內金,或加入協助結石滑動排出的冬葵子、滑石、石首魚、海金砂,另外還有止痛藥物如延胡索、川楝子、鬱金、川七、丹參等。
患者在服用中藥時,我還是建議,最好輔以膽功能指數檢查,治病效果會比較可靠。
民間流傳用蛤蜊、蜆仔湯、蛤仔湯治療或預防肝膽方面的問題,現在已經證實確有功效;不過要特別注意,湯裡不要加其他東西,包括油及鹽巴。
另外,膽結石病患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同時注意少吃菠菜等鐵質食物,保持充分的睡眠及體力,復原指日可待。
肝病實證需用龍膽瀉肝湯,也是由小柴胡湯變化而柔,作用在肝經濕熱,或是肝筋實熱,因其中含很多苦寒藥,第一有解熱作用,第二有消炎作用。
*逍遙散/加味逍遙散
肝病的慢性虛證處方為逍遙散或加味逍遙散,也是小柴胡湯的變方。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過度疲勞,體力透支,消耗能源,因此容易胸脅苦滿、疲勞倦怠,影響食慾,不吃也脹,吃了更脹,都是脾胃系統的問題,逍遙散即有清肝理脾解鬱的作用。◇
《張步桃開藥方》遠流出版提供(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