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機
【大紀元7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十日電)多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連續颱風豪雨及土石流破壞部分地區蛙類棲息環境,不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近年調查發現,台中縣和平鄉烏石坑蛙類種類及數目逐漸增加,而且首度在當地發現新分布紀錄種黑蒙西氏小雨蛙,顯示當地蛙類正隨環境復甦而逐漸恢復生機。
特生中心表示,自2001年6月起在烏石坑低海拔試驗站設置4條調查樣線,調查當地蛙類族群數量,當年調查蛙類計7種37隻次,2002年6月增至10種67隻次,2003年6月發現11種135隻次,2004年6月為12種458隻次,去年6月調查12種270隻次,今年5月擴增至12種323隻次。
特生中心不僅調查發現烏石坑地區蛙類族群增加,去年6月更發現黑蒙西氏小雨蛙,這是當地首次調查發現的新分布紀錄種,今年5月再度發現65隻次,讓特生中心大感振奮。
特生中心指出,黑蒙西氏小雨蛙是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體長約2.5公分,背中線近肩部有黑色小括弧形黑斑,又叫括弧蛙,常見於台灣中南部及東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竹林、闊葉林、開墾地及淺水濕地,但因棲息地遭破壞,面臨生存壓力,這次調查發現黑蒙西氏小雨蛙,相當難得,研究人員將密切監測紀錄黑蒙西氏小雨蛙在當地繁殖交配情形。
特生中心指出,近年調查結果顯示,九二一大地震及其後連續的颱風豪雨、土石流等天然災害,雖然破壞原有自然環境,但當地蛙類種類及數目逐年增加,逐漸恢復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