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小雨傘

周文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學校的導護輪值是所有級任導師視如畏途之工作,不管寒流來襲,陰雨綿綿,都得無視於天氣的變化,早上七點到到十字路口,輔導高年級糾察隊指揮交通,幫助路隊安全通過。

台灣地區的駕駛品質,大家有目共睹,十字路口險象環生,前面直向的紅燈未滅,橫向的綠燈剛閃爍,這邊已蓄勢待發,準備搶先,甚或已急駛而來,而橫向的黃燈已亮,紅燈欲來,這頭的駕駛也把最後衝刺機會,加速前進,常常是有紅綠燈號的十字路口,交通事故最是頻繁,學校的導護交通指揮的危險性與重要性可見一斑。

是個陰雨綿綿的冬天早晨,天地四合霧氣還濃,雨絲絲飄下,本來如果雨大一點,穿上雨衣,一點也不奇怪,偏偏就是雨不大,索性不穿雨衣到值勤崗位上。

十分鐘後,雨勢漸漸大起來,要走,學生隊伍正多,要留,雨勢愈來愈大,眼看雨似乎有欲罷不能之勢,咬咬牙,算了,還是學生的安全要緊。

這時候從我背後響起慈祥的聲音:『老師!這支傘給你拿著,到學校再交給×年×班張××帶回即可。』然後匆匆跑進小巷中。

我不認識這個家長,這個學生也不在我班上。但是那支在寒雨中適時出現的雨傘,以及那一個慈祥的聲音,納入我的心中,暖意油然而生。

從師校畢業教書以來,對於教學生從無神聖使命感,「困窮」也罷,家長的不尊重也罷,只把它當成是職業而已,直到這一支雨傘.……讓我學會自愛而後愛人,兢兢業業於自己的工作,期無愧於這其中還有如此體貼又溫馨的家長。@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師出了一道奇怪的作業:列出所有你討厭的人。不過,沒人知道下一步是什麼。然後,老師請學生帶蕃茄來上課,並且在蕃茄上面寫下那些討厭的人名。
  • 孩子們懼怕老師是極為常見的事情,尤其在新學期伊始。這種事情也會發生在長週末或寒假結束後返校時。家長們既要教會孩子對陌生人保持適當的警惕,還要讓孩子輕鬆地面對那些可信任的成年人,這對我們來說還真有些難度。不像稍大點兒的孩子,年幼孩子的大腦發育還未達到能區分事物的程度,也無法憑直覺感知危機,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經年纍積才能達到的。
  • 以前讀書的時候,我不明白為何孔子要提倡「無訟」,而古時地方官政績良好者,為何以「民間無訟」來讚美其德政。等到年齡漸長,更尤其是當了老師,耳聞也親歷一些訴訟事件,才曉得許多投訴原本都是意氣之爭,原本都能慈悲善解。
  • (大紀元記者溫婧編譯報導)開學之際,我知道許多家長正考慮去見孩子的老師。家長去見老師可能會有多種原因。例如,自我介紹、向老師提供更多關於自己孩子的信息、關心學校如何開學等等。如果你正打算去見孩子的老師,在這裡我想與家長們分享一些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
  • 一位教授女兒,疑因遭受班上同學言語及關係霸凌,致使母親憤而向4位同學提告,導致班級掀起「集體轉學」。最後全班願意和這個孩子同班的僅剩一人,母親也只能讓孩子轉學了事。這個事件,由於家長不滿校方與教育局輔導不當,甚至上訴到監察院,經媒體報導後,立時引起輿論紛紛。
  • (大紀元記者馮閱編譯報導)俄文老師薩利提出了一些家長與老師面談時的竅門,教我們如何從家長會上獲取最大的收益,以及一些能有效提升孩子在學校全面發展的方式。
  • 教育是百年大計,孩子是社會國家未來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貴人,老師是孩子的再生父母,任何人都不應該輕言放棄這上天賦予的神聖使命。
  • 聊天時,有一位老師略帶抱怨的對我說:「每一次,只要我們班的哪個同學出問題,我把家長約來學校商談以後,下一次的班親會就再也看不到這個家長。」她認為,因為孩子的作為讓父母感覺失盡顏面,為了不想面對這種不愉快的狀況,家長就選擇「淡化與脫離」。自然這樣的處理方式,對於親子或是親師之間的關係與成長,完全沒有加分效果。
  • 初入教育界那一年,有一位資深老師勸誡我們這些菜鳥老師:「不要隨便把自己家裡的電話告訴家長。我給學生的手機都是另外辦一個門號,也從來不讓學生知道我住的地方。」這位老師的忠告並非出於冷血,而是肺腑之言......
  • 這個月,我受邀到國姓國小演講,演講的題目是「家園溝通」,一開始我先詢問在場的所有園所長及老師,現在的園所經營比起十年前是更複雜還是更單純,老師們都異口同聲的說「更複雜」,我再問:「若想像未來的十年來跟現在比較,未來的園所經營跟現在比較會更複雜還是更單純?」老師們又說「更更複雜」。 我接著問:「為什麼?」有園長就說,從前的幼稚園的主要業務是幼兒托育,現在是幼兒教育,過去是多子化,現在是少子化,父母更將孩子當成寶貝。因此,一旦孩子在園內受到傷害,不是上法院,就是上媒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