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部
【大紀元5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三十日電)依照教育部規劃,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寫作測驗成績不滿四級分的學生,今年進入高中後,必須接受三十小時的補救教學,估計補救教學需要新台幣三千六百萬元,錢從哪裡來是個大問題;教育部今天表示,寫作補救教學將採融入式個別輔導,若家長願意付費,則可成班教學。
國中基測今年首度加考寫作測驗,成績雖不納入升學採計,但教育部在考前就一再表示,寫作測驗成績是高中職、五專入學必備文件,如果學生缺考,或是寫作測驗成績不足四級分,入學後必須接受三十小時的補救教學。
教育部原本規劃,作文補教教學將採成班方式進行輔導,但根據統計,基測寫作測驗有六千多人缺考,而昨天進行寫作測驗試卷試閱工作,成績零級分至三級分的約佔四成,按比例推估,約有十二萬學生必須在高一時接受作文補救教學,再以四十人成一班,高中教師每節鐘點費四百元計算,作文補救教學所需經費約三千六百萬元。
這筆經費該由誰負責?教育部中等教育司長陳益興今天上午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教育部將不補助寫作測驗補救教學所需經費,因此補救教學不採成班方式進行,將採「融入式個別輔導」方式,在平常的國文課中,由老師針對寫作能力不足的學生,加強輔導。
這項說法遭媒體質疑教育部政策轉彎,陳益興回應表示,寫作測驗補救教學的實施原則,還在討論階段,最快將在六月底前定案,對任何可行方式,教育部都將審慎考慮。
陳益興強調,寫作測驗成績是讓高中老師知道學生的程度,並透過課外閱讀、指定作業等方式,加強輔導程度不好的學生,如果學校和老師認為有必要成班教學,經過家長同意,可以成班收費,用課後輔導方式進行補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