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凝聚共識與民氣 明年再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平宇/特稿

台灣十度叩關世界衛生組織(WHO )的結果出爐,屢次的挫敗讓人悲憤,但接下來更重要的不僅是策劃明年如何捲土重來,而是台灣社會在歷經十年對WHO案能量的累積、釋放與消耗後,該是對參與WHO政策進行一次通盤、徹底的檢討與辯論的時候了。

回顧十年WHO推案,從政府被動參與,到2000年後積極介入並與民間合作,期間歷經SARS風暴下台灣民眾被激發出的悲壯情緒,成為近來藍綠陣營少數意見一致的公共議題。

然而,「加入WHO」雖有共識,但如何加入?以何名稱加入?在主權議題上該展現多少彈性?即使歷經十年時光與SARS風暴,各界歧見依舊嚴重。

今年政府主打的「實質參與」同樣備受質疑,因為台灣固然需要參加WHO,但純技術層面的醫療組織,其實還有許多遠比WHO更好的選項,僅為參與,台灣在名稱議題上該犧牲多少?顯然各界看法南轅北轍;在野黨與中國也曾把WHO問題列入「連胡公報」,這種以「一中原則」,換取WHO的作法,同樣遭受政府強烈的批評與質疑。

台灣參與WHO案的另一個可貴處,在於它是少數受到民眾真正關心的公共議題,在歷經十年的挫敗後,現在,政府與民間該做的,除了不斷在國際間揭發中國蠻橫侵害台灣人民健康權的事實外,更應透過政府與民間不斷的辯論,找出兼顧台灣國家尊嚴與實質利益的參與方針,以防止民氣的潰散。

如果台灣能清楚整合出參與的策略意見,相信應能說服美國與國際更進一步支持我方經過民意淬煉的策略,而非只是官方年年調整的訴求。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