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攝護腺癌 年長男性要提防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日訊】自由時報 文/杜憶萍

台灣老年人口漸多,男性攝護腺癌好發於六十五至八十歲,又稱「長壽癌」,攝護腺癌在台灣從民國八十五年死亡率二點五七%至九十三年死亡率三點五二%。

攝護腺癌發生原因主要與遺傳及環境因素有關,有攝護腺癌家族史者的發生率明顯升高。若一等親患有攝護腺癌,發生攝護腺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二至四倍,飲食習慣為高脂肪及長期缺乏攝取綠色蔬菜者也較易罹患,西方人飲食習慣以高脂肪食物為主,以美國為例,攝護腺癌列入十大癌症第一位。六十五歲以上年長男性須多加注意,研究顯示,攝護腺癌與人類組織老化有關。

攝護腺癌初期因早期病灶小,多數發生於腺體周圍,初期症狀不明顯,當腫瘤大到壓迫膀胱時,會出現頻尿、解尿困難、疼痛、灼熱感及血尿;但因良性攝護腺肥大也會有類似症狀,臨床上須小心做鑑別診斷。攝護腺癌最易造成骨骼轉移,嚴重時,骨骼轉移會造成骨骼疼痛,或骨盆腔淋巴腺轉移壓迫靜脈,造成下肢水腫,甚至也會壓迫輸尿管造成腎積水。

診斷攝護腺癌,首先需詳細詢問病史,並做身體檢查及評估,一般無症狀的五十歲以上男性每年應做一次PSA(攝護腺特異抗原 )檢查及肛門指診,對於高危險群的男性,如有家族史者,常規檢查宜提升至四十歲開始,愈早發現,治癒率愈高。目前常用的篩檢方法有:肛門指診、PSA檢查,及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和切片檢查。

一般而言,以肛門指診檢查攝護腺時,需評估攝護腺大小、形狀及攝護腺上硬塊的形狀、大小、硬度和位置,任何肛門指診不正常的病人必須做進一步檢查。PSA(攝護腺特異抗原 )為攝護腺上皮細胞及癌細胞皆會分泌,但攝護腺癌分泌較為大量,如果抽血檢驗PSA大於正常值時,須先排除攝護腺發炎、肥大等其他因素,其他如電腦斷層檢查、核磁共振攝影可了解骨盆腔內淋巴結及其他器官有無轉移、骨骼掃描及胸腔力學檢查可分別了解骨骼、肺臟是否轉移、侵犯。

(本文作者為細胞醫檢師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